有和其有關的事體。
滄州府附近的幾個府縣,都是彼此盯著,很多人都是等著盧力去褚家莊收稅的結果,然後決定自己是不是照做。
盧力的下場讓很多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氣,心想這鄉間的地主果然是這幾年囂張了起來,絲毫不顧什麼官家的體面了,直接就是這麼來硬的,偏偏這些棉紳都是和本地的府縣衙門交結頗深。
有些本來就是地頭蛇,地方官也是得罪不起,而且這些人的控制的地盤,佃農越來越多,地方官在很多事情上還需要仰仗這些棉紳去做,加上棉紳的銀子大筆的花了過來,自然是結合的越來越緊密。
外來的稅監本身就是和本地的地方衙門有一定的利益衝突,可想而知,這些稅監來到地方上,就是因為地方上的稅賦收繳的不齊全,所以京城才派太監們來收取稅賦。就算是榆木疙瘩也能想明白,既然是派稅監們來清查督促,地方官的油水肯定要減少一部分,錢少賺了,誰也不會願意。
棉紳們一直是按照種糧的賦稅來繳納,即便是這樣,還有若干的拖欠和短少,反正是把地方上的稅吏餵飽了,怎麼都成。當然,他們也是心裡擔心,棉田這麼大的利潤,而且還是逐年增加的利潤,會不會有官府來盯上這筆錢,抽取重稅,像是南京和揚州。蘇杭裡面手工工場現在的稅賦就不輕。
千萬不要輪到自己的頭上,每家棉紳都是這麼想,這次的稅監之政,江南的就是那些商會和工場主,在北三省的則就是這些棉紳,當真是如臨大敵地態度。
開始的時候還好,沒有人朝著棉紳下手,有些人是壓根沒有想到,只是知道按照朝廷的規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