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時候想上去,想要改良王安石的變法,想要鞏固地位,暫時就不能與變法沾上關係,王巨才有說服力。
王巨不會對野龍咩勝說的,但野龍咩勝也會忠心地去執行。
錢東春帶著侍衛下去調查。
然而在慶州轉了幾天後,感到訝然。
王巨以前知華池縣時,乃是窮吊絲一個,不知道怎麼當官,天天跑,跑得老百姓感動不已,但那是華池縣,面積不大,騎馬兜上幾天,就將整個縣轉下來了。在慶州不能這麼做。
不過現在王巨也有了做官的經驗,他沒有過學習司馬遷所說的“無為而治”,只是儘量地不折騰百姓。
但也為了,比如執法時儘量做到公正,無論貧富,不偏不袒,就是這一條,實際也很難做到的。
其次就是扶持工商業。
用那些百姓的存款,發放低息貸,扶持了三十幾家作坊。
然後暗中唆使百姓於寧羌砦、歸德堡、清平關邊上與西夏人交易。
當然,王巨不能公開下令這麼做,畢竟朝廷只默許了兩個互市,皆與慶州無關。
因此讓百姓自發地前去交易,然後暗中下令官兵與胥吏不要去阻攔。
宋朝之富得感謝柴榮,因為柴榮早年為義父謀賺錢帛而去行商,知道商業的意義,所以國策對商業變得重視。趙匡胤幾乎將柴榮的國策全盤拿過來了,這才造就了宋朝的商業繁榮。
然而還沒有人能真正弄清楚工商業的意義。
這些作坊辦盛起來,商業繁榮起來,不僅給慶州官府帶來許多稅收,而且也養活了許多人。
特別是一些陶瓷作坊,以及相關的器械作坊,正是因為王巨等於公開默許了邊境有三個互市,他們所生產的器具才源源不斷地銷售到西夏,再從西夏商人那邊換來了皮毛牲畜以及其他物品。當然,西夏人對此也歡迎之,畢竟這些物資西夏罕有出產,它們到來,互補有無,對西夏的發展也有幫助作用。
另外還有一些有利的政策,如大牲畜等不計入財富去分戶等。
以及將僧道戶去掉,增加了善戶。
也就是僧戶與道戶,還要攤派,然而平時在鄉間名聲好的,做善事的人家,四等戶以下沒有攤派,三等戶以上也有一些扶持。這對改善民風也產生了幫助作用。
當然,最重要的兩條,一是前線不再在淮安鎮一帶了,而是推到了橫山地區,後方百姓可以安心地安居樂業,去耕種,去放牧,去行商……
其次那次運鹽,也給所有百姓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因此慶州百姓的安定幸福,幾乎是錢東春臨來之前無法想像的。
他甚至懷疑慶州馬上要進入夫子所描寫的大同境界。
至於王巨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那更不用說了。
錢東春還親眼看到讓他感到震憾的一幕,那天早上他準備出城,在城門口有一個茶棚,一個老婦人挑著一擔果子準備進城賣,大約也挑累了,便在茶棚裡吃了一碗茶,然後掏出一個銅板付錢。茶棚老闆死活不要錢,說你都這麼大歲數了,還擔果子來賣,家中情況一定很不好,這個茶錢我不能要。
老婦人沒辦法,只好再三說多謝,起身準備繼續挑這擔果子,結果一個小夥子殺出來,搶著替她挑,說,大娘,我替你挑到坊市上吧。老婦又拉扯,但拉扯不過,只好讓這個小夥子挑到坊市。老婦人又說感謝,小夥子說不用謝啦,下回有困難找慶州德仁坊的黃小三,那就是我,我會盡量幫助你。
錢東春一路跟著,簡直看傻了,然後與那老婦交談,為什麼這麼大歲數還出來賣果子?老婦說兒子戰死了。
那不是有撫卹嗎?
老婦又說,是有撫卹,不過還有好幾個孫子,還好官府免了稅賦,不然生活就難了。
錢東春又試探地問,那麼你恨知州嗎?
老婦立即發怒,你說的是什麼話,我若有第二個兒子,還會讓他上戰場。然後又合什,佛祖保佑明公在慶州多呆幾年,那慶州百姓就有天大的造化了。
居然能讓百姓拜伏成這樣……
錢東春就站在哪裡發呆。
但這背後他是不知道的,何謂善戶,修橋鋪路,扶助弱小,見義勇為,尊老愛幼,興學重教,只要是上屬範疇,有若干事蹟者,平時在鄉里名聲又不錯,那麼即可上報善戶行列,一旦官府核實後,四等戶以下就沒有攤派了,甚至稅賦都沒有了。三等戶以上者,也會有各種福利。
而且王巨自己也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