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盡瘁,死而後己,是謂忠臣,諸葛亮、顏真卿是也。”
“內安國家,外平天下,智謀無雙,進退有節,張良、陳平、李泌,智臣是也。”
“大公無私,一塵不染,高風亮節,德化人間,光照千古,賢臣是也,范仲淹。”
論政績,范仲淹真沒有什麼,遠不及呂夷簡。不過他高尚的情操,對後人的感化,又無幾人能及了。
就象蘇東坡,前期在政壇上就是一個二百五,後期也不怎麼樣,但人家才情過人,那就足夠了。
或者象司馬光,為什麼後世沒有多少人抄司馬光的老底子,一棍子打死,還不是因為資治通鑑!
“這些大臣很少。”
“太后,這些人無論智慧,還是在個人修養上,都達到了極致,哪裡會有許多呢。所以一般大臣只是一個政客,政客留戀榮華富貴,私心重,但也不是一無是處,如果私心少一點,將國家放在個人利益上,再加上智慧手腕驚人,照樣會成為一代名臣。比如呂夷簡與姚崇,以及我朝開國功臣趙普。”
“臣所說的那些君子、清官、直臣、智臣、忠臣、賢臣,就象李白的詩一樣,根本不可學,但能學一學姚崇與呂夷簡,自己替國家做了貢獻,國家也給了他們榮華富貴,雖然這幾乎是一種交易性的行為,不過連儒家也不排斥,將欲取之,必姑與之!這也是祖宗優待士大夫的原因。就怕的是國家給了他們榮華富貴,他們心安理得,慾求不滿,根本不替國家著想,反而變本加利,奪國家之利以滿私人腰包,或以國家爵祿養恩養名。至於什麼君子的,太后,且當成一個笑話,試問朝堂上有幾個士大夫能做到謙良恭讓,溫潤似玉?”
“既然大家都是政客,都有私心,何必道貌岸然的以君子自著。國家為何要高薪養士?太后,且看江東圩,全國糧食產量以江東圩最高,然而那份產量何其辛苦。比如雨季,因為圩之外之水高於圩內之水,不得不發動百姓節節車水。那個收成乃是真正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也是王巨透過一些渠道瞭解的。
江東圩很不錯,但雨季怎麼辦?現在根本就沒有大型水泵抽水。所以打聽來的情報,讓王巨無語。
那就是在圩堤下架水車,一輛水車是抽不上圩堤的,於是設二輛,三輛,一步步將水從圩內抽出。想一想,江南的雨季落雨會有多厲害,一個大圩十幾萬畝,幾萬畝大小,會落下多少雨水,得抽到什麼時候?然而不抽,馬上就會內澇。並且要命的是,百姓為了提高產量,不得不載種雙季稻,而且因為產量低,種的畝數還很多,一戶往往得種十幾畝,二十幾畝,三十幾畝!
這種辛苦無法想像。
“但是太后,有幾個大臣將自己的薪酬拿出來,賙濟過窮人?然而祖宗為何要這麼做,不僅是高薪養廉,同時也是為了讓大臣後顧無憂,安心替國家做事。做事,才是大臣的職責,而非是賣弄口舌。若那樣,為何國家要重儒家,而不發揚縱橫之術?”
既然是做事了,就用政績說話吧,而不是嘴皮子,也不是什麼資歷,那麼試問陳襄用什麼政績與王巨相比?
行了,足夠了。
不過王巨走出內宮,他感到有些納悶。
透過張若水的渠道,王巨也聽到一些訊息,比如高滔滔對司馬光充滿好感,勸了好幾次趙頊重用司馬光。
這也是大約趙頊一直用司馬光的原因。
甚至王巨懷疑,司馬光與高滔很早就默契地聯絡,包括趙念奴案,以及立皇嗣時司馬光的表現。
但也換不著,高滔滔親自將自己喊到內宮去調解。
難道這背後還發生了什麼故事?
不過王巨就沒有多想了,因為妃兒就要生產了。這時代生產真是一件極危險的事,特別是頭胎。
幾天後李妃兒就生下了一個女兒。
因為是女兒,王巨正在浪頭上,並沒有多少人來恭賀,只有呂惠卿、章惇與曾布的妻子帶了禮物來恭賀。
不過王巨很喜歡,辦了一頓豐盛的酒席,一家主僕關上門慶賀了一番。
然而只過了幾天,來了一個尊貴的人慶賀。
趙念奴來了。
王巨下值後,看到趙念奴坐在客廳,正在與李妃兒、瓊娘閒聊,眼神有些不自然。
他走了過去,說道:“見過大長公主殿下。”
“免。”趙念奴道,然後抱起王巨女兒,仔細地看著王巨與李妃兒,道:“她長得象你。”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