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惱怒歸惱怒,還真的沒辦法將朱常淵奈何。
總不能把他立馬下獄吧,那樣的話,估計前腳朱常淵剛剛進入監獄,後腳皇太極就會兵不血刃的取了寧遠和錦州二城。
透過鬆錦會戰,大明的精銳盡毀,九邊之兵現在已經蕩然無存,要是皇太極真的發起進攻的話,大明軍隊如何還能阻擋住建虜的大軍?
而且。更為可恨的是,朱常淵這貨還殺光了唯一能和皇太極糾纏幾圈的六千關寧鐵騎,所以,現在的情勢不比以前。遼東之地真的是離不開他。
可是,崇禎作為帝尊,心中的想法推行不下去,他很糾結,如鯁在喉。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在經過一連串的思考和評估之後,他決定再掙扎一下。
於是,第二道聖旨下達到遼東。
這一道聖旨說話的語氣還是相當委婉的,主要意思就是說,你遼東不是人少麼,我給你加派,我可以從陝地、山西、大同等地再調集幾萬兵馬過來協助你,甚至,還說要將左良玉給調到遼東來幫助朱常淵處理諸多事宜。
朱常淵看完聖旨,感覺好煩。皇帝現在已經明擺著不相信自己了。
不過,也無所謂,反正這時候換做朱常淵自己是皇帝,恐怕也不會相信自己了。
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現在的遼東大局,除了老子之外,你們誰也玩不轉。
給我調兵是吧,好吧,你調吧。
讓左良玉來輔助遼東事宜,別輔助啊,你讓他來主持好了!
老子不幹了。
於是。朱常淵給皇帝上了一個辭呈奏疏。
朝廷收到朱常淵的奏疏以後,第一時間就跑到崇禎的御書房中面陳。
內閣首輔薛國觀親自當起了太監的角色,拿起奏疏給皇帝讀道:“臣,薊遼督師朱常淵。俯首頓拜,敬問陛下萬歲安好。”
“臣不才,自督師薊遼以來,鞠躬盡瘁,不敢一日或忘君恩,夙興夜寐。不辭辛苦,賴陛下神靈之力,以至有今日遼東之功。”
“陛下威加四海,德化元元,大明雄師所到之處,建虜俯首,遼東兵鋒所指,皇太極之輩聞風喪膽,願獻二城於大明,此皆陛下之力也!”
“臣久經沙場,眼有隱疾,今日竟不能視物,惶惶然未覺,老之將至矣!雖有統御遼東之心,奈何心有餘力不足,臣請致仕以返封地,聊聊餘生。”
“河南巡撫左良玉,大將名師,國之干城。陛下令其鎮守遼東,必然無憂,全遼收復已然可期,臣並祝陛下馬到成功。”
。。。。。
崇禎聽了這種陰陽怪氣的奏疏,氣的鼻子哼哼,道:“老之將至,嘿嘿,朕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朱常淵現在還不到二十五歲吧?”
薛國觀道:“宗人令已經調查清楚,朱常淵今年二十又二!”
“二十二歲,就說自己老了,嘿嘿!”崇禎回頭看著薛國觀,又問道:“皇叔果有眼疾?”
薛國觀說道:“據微臣所知,朱常淵並無眼疾。”
“豎子安敢欺君!”
崇禎皇帝大怒。
不過,發洩完了也就算了,萬萬不能讓朱常淵這貨致仕的。
“朱常淵倒行逆施,多行不義必自斃,陛下姑待之。然眼下仍需安撫,遼東之地,非常淵無人可當,左良玉雖是名將,恐怕也不是皇太極一合之將。”
崇禎自然心知肚明,點了點頭,說道:“朱常淵既然沒有容人之量,這樣吧,左良玉調往遼東的事情就先緩一緩,至於其餘軍隊,也都各駐其地,先不要填遼。”
“日月侯既然要自專遼東諸事,朕就成全他。”
崇禎一拍桌子,臉色陰沉如水,而後道:“擬旨,加朱常淵武英殿大學士,領兵部尚書銜,御賜尚方寶劍,總督薊遼諸事,有先斬後奏之權。”
崇禎已經決定,不在遼東人事上面掙扎了,倒不如爽快的放權給他朱常淵。
不過,如此欺凌君父,等遼東諸事平定之後,看我怎麼收拾你。
“臣遵旨!”薛國觀領旨而去。
皇帝還沒休息三分鐘的時間,薛國觀這貨去而復回,幾乎是一路小跑跑到皇帝面前,說道:“陛下,不好了,渤海王朱翊釩八百里加急奏疏。”
第167章朱翊釩的恐懼
“渤海王朱翊釩?”
崇禎想了很久一會,一時之間也沒想到這貨是誰。
倒是薛國觀提醒他說:“陛下,這朱常淵,便是渤海王中的一支,當今渤海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