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才緩緩說道:“可是聖旨以下,父皇又如此態度,本宮就算是求情,恐怕也沒什麼用,反而會惹得父皇不高興,萬一因此而讓父皇犯了病,豈不是本宮不孝?所以,李相,依本宮看來,你就勉強應下吧,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一旦父皇做了決斷,我這皇太子也不好使。”
“這,這,太子殿下,你可要搭救老臣一把呀,老臣這幾年你將腹心託付,雖無功勞,也有苦勞吧?若是老臣離了這朝堂,恐怕再難返回了,而老臣相信,此次天后表面上是在對付老臣,實際上是在對付太子呀,如若太子對此袖手旁觀,那可是對天后的縱容,這一次是下官,下一次天后的屠刀可就舉到了其他諸位同僚的頭上了,唉,諸公在太子羽翼之下連性命都難以保全,又如何奢談加官進爵?如此一來,還有誰再會投奔太子?老臣恐怕到了那時,朝臣們全都投靠了天后,太子將來即便有那麼一天履至尊之位,老臣恐怕也只是一個傀儡而已,因此,老臣斗膽請求太子殿下,無論如何都要奮勇相救,其實老臣這不是為了自身,而是為了太子殿下呀。”
李敬玄一聽李賢話中之意,似是沒有辦法了,自然是心中一沉,但是他也知道,現在也只能橫下心來拼一把了,所以便將那一番話說了出去。
他這意思很明顯,我是你的人,你如果不幫我的話,就會讓其他人心寒,這樣就不會再有人幫你了,那麼你這太子做得也就沒什麼意思了,甚至將來哪怕做了皇帝,也只是一傀儡。
李敬玄這話可謂狠毒,即便是李賢自詡一向豁達,聽了這話卻也是面色一變,自己如果對李敬玄之事袖手旁觀,恐怕一定會寒了眾人之心,所以,他心中苦笑一聲,然後說道:“李相莫要激動,此事本宮如何會置之不理?明日早朝,本宮便向父皇上書,請求父皇收回成命,另行任命他人,不知李相意下如何?”
李敬玄混跡官場那麼多年,可謂是老奸巨猾,如何聽不出來這句話應付的成分居多,因為聖旨早已下達,等到明天早朝再去請皇帝更改聖旨,實在的有些晚了,更何況在早朝聽政的可是武后,她好不容易抓住一個對付李敬玄的機會,怎麼可能會同意更改聖旨?
所以,如果真的誠心要去的話,最好是立刻就去,如果是高宗一個人,或許在群臣的壓力下會屈服,但如果是和武后在一起,情況就會變得無比艱難。
但是李敬玄又如何不知道太子的推託之意?所以,頓時產生了一股悲涼絕望的情緒,無奈之下只好言不由衷的表達了謝意,然後向李賢告辭。
心情沉重的李敬玄現在可謂是失望加絕望,整個人再度變得懵懵懂懂,渾渾噩噩,竟然再度撞著他人,等他反應過來道歉的時候,卻赫然發現來人竟然是周王李顯。
“李相怎的出來如此之快?莫非是太子答應為你求情了?”李顯一臉詫異的看著李敬玄,徐徐的問道。
李敬玄一聽這話,頓時苦澀的說道:“太子殿下抹不開面子,確實答應了,然而卻說要到明日早朝向陛下求情,可是下官之事如何能夠等到明日早朝?下官恐怕到時候連黃花菜都涼了,唉,這,這可真是,算了,一切都是下官咎由自取,只是可惜那十八萬將士……”
雖然很是反感李敬玄的虛偽,但是李顯卻知道,這十八萬將士無論如何都要保住,所以,他強行忍住心中的噁心,拉著李敬玄說道:“李相說的是,小王正是為了此事而來,走,隨小王一起去見太子,相信太子亦會給小王幾分薄面,現在就去父皇宮中求情。”
“如此,則多謝大王了,大王英明仁義,下官甚是佩服。”李敬玄對李顯表示由衷的感謝,然後便隨著李顯一起來到明德殿外。
片刻之後,太子李賢便率領麾下的心腹們一起出來迎接。
“呵呵,七弟來得正是時候,為兄正有事找你商議呢。”李賢現在也是十分誠摯的對李顯表示了歡迎。
其實他也不是不想幫李敬玄,畢竟這人是首席宰相,手中權力之大令人側目,李賢也不願意失去這麼一個親信,不過他自己卻不敢單獨挑戰高宗的權威,所以只好用了個拖字訣,以便應付李敬玄之事,現在有李顯來了那就不一樣了,如果他拉著李顯一起面聖,再糾集雙方手中的力量,相信勝算怎麼也會有七八成了。
所以,現在李賢對於李顯可是真心的歡迎。
待得落座之後,李賢便迫不及待的將李敬玄的事情說了一遍,並且悲天憫人的說道:“七弟你看,此事並非李相不想盡力,實在是李相不通行伍,若是強行被拉去打仗,他自身倒是無所謂,可卻會令三軍將士盡皆處於危險之中,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