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3部分

間地點,一般是沒有關係的,沒有誰規定五月的進攻就一定得叫“五月風暴”,不能叫“七月風暴”。但就是這麼一字之差,卻把蘇軍情報部門的很多人都繞進去了。

從酒泉機場起飛的三個大隊的雙引擎轟炸機,對530公里外的哈密、以及沿途的幾十個軍事目標進行了轟炸。蘇軍在北疆的最高司令部在迪化,但是距離太遠,超出了從酒泉起飛的雙引擎轟炸機作戰半徑。哈密是蘇軍距離明軍最近的一個軍級指揮部所在地。

哈密城漆黑的天空中,突然一片隆隆轟鳴。隨著轟鳴越來越響,城內的幾個轟炸目標周圍,也相繼冒起了強烈的鎂光,把區域表示了出來。幾分鐘後,大批炸彈呼嘯落下。哈密城內幾處地方頓時火光沖天,照明彈和烈火把城裡照得如同白晝。

牽頭機群的投彈,等於用火光為後面的機群做出了更明顯的標識。短短的幾分鐘內,一串又一串的炸彈落在這些著火的區域內,蘇軍的司令部、兵營、高射炮陣地、軍需庫、車庫、彈藥庫、燃料庫、電話樞紐、發電站、無線電發射塔……一起在熊熊烈火中燃燒。一座又一座建築轟然倒塌。

除了炸彈,機群還投下大量的傳單、還有上萬本《古蘭經》。傳單用漢、維、蒙、藏、哈薩克集中文字印成,告訴大家明軍馬上就要打過來了,你們就要獲得解放了,號召大家立刻起來反抗,殺死看得到的所有蘇軍官兵,割斷所有看得到的電話線。

……

而與此同時,大批的炸彈和炮彈也在蘇軍陣地上落下,黑暗中的沙漠火光猛閃,硝煙夾著沙塵遮天蔽日,各種巨響震耳欲聾,簡直就像地獄一般。

半個鐘頭後,炮火停止。此時東方也已經發藍,天色矇矇亮了。各個轟炸機群陸續趁著第一抹晨曦返航、降落。而在地面上,隨著整條戰線此起彼伏的訊號彈騰起,無數量坦克和裝甲車相繼發動。整個200公里長的荒漠上,完全被引擎的吼叫聲淹沒了。

一道道沙塵省騰起來了。清一色的“閃電…4”坦克衝在最前面,呈楔形進攻隊形,每輛坦克間距大約為50米,各自拖著幾十米高的沙塵,形成一道遮天蔽日的屏障。後面更多的“閃電…4”和“閃電…3”坦克也組成一個又一個隊形,跟在後面。

蘇軍的反應也很快,不到十分鐘後,炮彈就開始落在明軍坦克之間了。但是明軍是純坦克方陣,坦克之間並沒有步兵。蘇軍現在是榴彈炮漫射,連炮火觀測也沒有。炮彈雖然密集,但是造成的實際殺傷很小。

剛才明軍的火力準備完全是在黑暗中進行的,同樣也缺乏觀測,震懾意義多於實際意義,蘇軍的大多數陣地損傷也不大。現在,蘇聯大兵們都被從帳篷被窩裡趕了出來,手忙腳亂地穿好衣服抓上武器,進入坑道里嚴陣以待。士兵們抓著莫辛納甘步槍,上半身趴在戰壕外面,忍著撲面的中等風沙,盯著前方飄忽不定的沙塵,還有在風沙中晃晃悠悠的、一圈一圈的鐵絲網。

馬克沁重機槍也都推出來了,架在戰壕的後面用沙袋擋著,瞄著前方,準備射擊衝鋒過來的明軍。如果蘇軍有向後逃跑的,那也是重機槍的目標。

綿延的步兵戰壕之間,是一段一段間隔的反坦克陣地。低矮的中小口徑反坦克炮後,戴著鋼盔的蘇軍炮兵躲在擋板後面,蹲低著身子,懷裡抱著炮彈,盯著前方。而更多的反坦克槍手則趴在戰壕裡,上半身趴在外面,抱著粗大的反坦克槍,眯著眼睛瞄著前方。

頭上的大口徑榴彈炮彈嗖嗖的直飛過去,那是後方的榴彈炮陣地在發射。

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政委毫不在乎地站在戰壕外面,一手揮舞著手槍,一手拿著大喇叭,高喊著鼓舞士氣。

漸漸的,遠處的沙塵越來越濃了,很快形成了一道看得見的“沙塵牆”。蘇聯大兵都清楚,那是明軍的坦克來了。所有的人,包括政委,心裡都開始打鼓了。

……

兩千多米外,一股又一股黑黃色的沙塵柱,在明軍坦克間騰起。沙子像霰彈槍的鐵砂一樣,以極快的速度從坦克鋼板上擦過。很多輛坦克的裝甲裙板上,已經像是被砂紙打過一樣,油漆都斑斑駁駁了。

石勝利坐在他的指揮坦克裡,戴著耳麥,眼睛貼著潛望鏡,一邊隨著沙丘的起伏而搖晃,一邊沉聲說著:

“保持隊形……保持速度……小子們,穩住,別緊張,就和平時訓練一樣……記著,緊跟著我,別掉隊,別亂了隊形……記著,看好我的屁股,同時別管自己的屁股,你的屁股自有你後邊的幫你看著……記著,我們衝得越快,傷亡就越少……只要我們能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