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你還能完成使命,又或者雖然沒有能完成使命,卻在西平王麾下鐵板一塊的文武官吏中楔上幾顆釘子,為我大宋謀取了最大利益,那麼即使個人受了天大的委屈,又有何妨?”王曾緊盯著江逐流,擲地有聲地說道:“上天不會辜負厚道人!
江舟,你記住,今番你受了多大的委屈,來日上天必會以加倍的福祉回報與你!”王曾也是人老成精的主。話說到這個份上,江逐流若是繼續裝糊塗,就會弄巧成拙了。“聽通判大人如此一說,下官若醍醐灌頂。”江逐流欠身說道。“可惜下官的醒悟來得晚了一些,通判大人你也知道,上午下官已經回絕了朝中的欽差。這到興州為西平王李德明賀壽的宣德郎江舟即使有心擔任,怕也沒有機會了!”王曾默然。過了片刻才說道:“江舟,也不見得就沒有機會了。既然樞密使錢惟演和呂夷簡打出了西域番僧阿布杜做藉口,那麼這個藉口也不是說放就能放下來的。如果老夫所料得不昏,不出兩日,朝廷還會第二次派欽差大臣前來宣詔,讓你出使興州。”說到這裡,王曾從座位上離身而起來到江逐流身邊拍著江逐流的肩膀說道:“江舟,老夫這次之所以為你把出使興州的利害關係剖析的如此清楚,就是希望你能夠明白這中間的一切,也是希望你能接下朝廷的差使,到興州去,完成老夫想要完成卻沒有機會完成的使命。”江逐流連忙站起身來回道:“通判大人,這次興州之行於我大宋干係如此重大。江舟才疏學淺,生怕辜負了通判大人的厚望。江舟個人受點委屈倒不幹緊,但是若是誤了朝廷的大事,豈不罪莫大焉?希望通判大人能夠理解江舟心中的忐忑不安。若是朝廷真如通判大人所言,再次派遣欽差來滎陽傳旨,江舟一定會好好考慮通判大人今日所言。”“好吧!也只有如此了!”王曾也沒有十分把握肯定朝廷會再次降旨給江逐流,他笑道:“江舟,老夫這次借回洛陽的機會轉到滎陽來,對你囉囉嗦嗦地說了一大通,希望你不要覺得煩瑣。年齡虛長,難免嘴碎,這個日後江舟你自也會有體會,但是無論如何,老夫還是希望你能體諒老夫這顆忠君愛國之心。”“通判大人拳拳愛國之心江秒深為佩服!”江逐流躬身真心實意地說道。他雖然不贊同古人愚忠的思想理念,但是卻依舊敬佩這些直臣忠誠的品格。王曾抬頭看了看天色,扭頭對江逐流說道:“好了,天色不早了。老夫還要趕回洛陽,就不再叨擾縣丞大人了!”江逐流再三挽留,王曾搖頭不受,最後只好親自把王曾送到滎陽碼頭,揮手送別王曾,王曾走後,江逐流又在心底琢磨王曾的話語。心中十分矛盾,若是從個人利益出發,他實在是不願意接任這個出使興州的差事。可是聽王曾這麼一剖析,江逐流又覺得此次到西平王李德明那裡去未必不是一個機會。既然來到大宋,江逐流也一心希望大宋能成為一個繁榮昌盛、國力強大的一個大帝國。假如大宋依舊如歷史上記載那樣孱弱,處處受遼國、西夏國的欺凌,那麼江逐流即使個人在大宋生活得再好再消遙,又有什麼意思?作為一個大宋臣民,不是還要仰承遼國、西夏的鼻息,受番邦蠻夷的鳥氣?來到宋朝,難道真的不打算做些什麼嗎?江逐流捫心自問。這並不是他的性格,更不是他的人生信條。可是若要做些什麼,若要想改變歷史上大宋孱弱的命運,江逐流能放過眼下的機會嗎?現在党項人首領還是西平王李德明,西夏開國皇帝李元吳還沒有上位。在江逐流的記憶中,党項人也正是因為開國皇帝李元昊的雄才大略,才最終在遼國和大宋的夾縫裡站穩腳跟的。
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五章 擅回京師者,斬!
翻來覆去想到最後,江逐流笑了起來。靠,還真的以為自己是內褲超人啊?把褲衩穿在外面就想拯救地球?自己也不過就是一個普通人,比起北宋人來說也就多了點現代知道。雖然說自己志向遠大,但是前提必須是保全自己,保全冬兒。他還沒有偉大到犧牲自己的利益去為趙家的大宋江山去打拼的地步。既然這次出使興州是件頂缸的差事。那麼不做也罷,至於西夏會不會立國,大宋的法定領土是多一塊還是少一塊,都不是他這個正八品的小縣丞考慮的事情。這些事情還是由著那些朝廷大臣去傷腦筋吧。江逐流把這件事情放下不理。繼續去練習他的騎術。可是這樣逍遙的日子沒有過兩天,朝廷就又派欽差大臣過來了。
參政知事曹利用親臨滎陽,向江逐流宣讀太后詔書。太后的詔書和上次沒有兩樣,依舊是讓江逐流擔任宣德郎出使興州。曹利用宣讀過太后的懿旨之後,拉著江逐流的手促膝長談,娓娓款款,其意甚敦。意思呢非常明顯,就是想讓江逐流接了太后的懿旨,出使興州。按理說這次朝廷已經給足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