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部分

岳陽將王承恩一行人安頓下來後便迅速召開了軍事會議,在會議上岳陽將崇禎發來的旨意給眾將唸了一遍,大帳內頓時開始譁然起來。

虎大威不禁失聲道:“侯爺,這怎麼可能?吳家父子和祖大壽怎敢放開關隘讓引韃子入關呢,這不是投敵賣國嗎?”

虎大威說完,不少人也紛紛表示了疑惑,在他們看來這事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大家都是同行,雖然一個在宣大防線一個在遼東防線,邊關的將領們是什麼德行他們再清楚不過了。吃空餉、喝兵血甚至倒賣一些軍用物資給清兵都做過,但象遼東防線這樣直接開放邊關讓清兵入關這種事已經超出他們的心裡底線了,這和直接投降賣國已經沒什麼兩樣了。

楊國柱也表示了他的懷疑,“侯爺,朝廷此次是不是太武斷了。吳家父子和祖大壽世受皇恩,雖說小節上或許有些瑕疵,但也至於直接放開關隘直接引清兵入關吧。”

“你們啊……也太高看這些人的節操了。”岳陽輕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若非他來自後世他也不會相信整個遼東防線竟然糜爛到了這種地步,吳三桂就不消說了,後世大名鼎鼎的漢奸代表,反明的急先鋒。而且還是那種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那種,投降就投降吧,偏偏還用什麼衝冠一怒為紅顏作藉口,把自己包裝成一副痴情種子的模樣。

另一個祖大壽也不是什麼好鳥。人家吳三桂好歹也只是投降了一次,而他卻投降了好幾次,最後連韃子都看不起他的人品。最後吳三桂好歹還被封了平西王,可他最後只是給了他一個漢軍旗正黃旗旗主的名頭,隨後被禁足在京城裡最後鬱鬱而終。後人給他一個很有趣的評價:“一代名將,據關外,收關內,堪稱往復有忠義;兩朝貳臣,悖前主,負後主。真個裡外不是人。”說得太貼切了。

聽到眾人紛紛表達自己的疑惑,岳陽一擺手道:“好了,你們都不用替吳家和祖家開脫了。此番韃子出動十萬大軍,從獨石關、喜峰口兩處關隘闖入關內,守軍竟然一點訊息都沒有發出,直到清兵入關後第三天才由居庸關的守軍發覺並上報朝廷,以至於韃子如入無人之境在大明境內肆虐,你們說這正常嗎?”

聽到這裡,楊國柱一行人沉默了。此次清兵犯關確實透著一股蹊蹺,整個遼東防線事先竟然沒有一絲警報發出,最可笑的是直到清兵入關第三天才由內地的明軍報警,要說這裡頭沒有貓膩恐怕就是在挑戰他們的智商了。

“可是他們為何要這麼做呢。這麼做對它們有何好處?”虎大威無力的辯解了一句。

“好處……”岳陽冷哼了一聲:“正所謂養寇以自重,沒有一個強大的外地,朝廷又怎會重視他們遼東軍呢。上次韃子被我們打疼後,清兵對大明的壓力一下就減小了。據說前些時候朝廷將咱們繳納的糧稅分了大半給正在剿匪的洪承疇和盧象升所部。遼東軍只分到了一小部分,這對於已經習慣了什麼都要佔大頭的遼東軍來說如何能忍,是以他們弄上這麼一出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原本對於此次清兵犯關的緣由岳陽並沒有想得太多。雖然他也感覺這次清兵犯關有些來得蹊蹺,但也沒想到遼東軍會喪心病狂到引清兵入關的地步,但但是經過王承恩這麼一說後,他也越想越覺得有蹊蹺,越想越覺得有問題,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竟然能一絲絲的對上號了。在這裡連他也不得不佩服朝廷裡的那些大佬,別看他們治國的水平都是二把刀,但若是掄起琢磨歪門邪道來一個個都是專家級別的,遼東軍剛一撅屁股他們就知道是誰拉的屎了。

眾將也不是笨蛋,聽岳陽這麼一說後他們也感到了許多蛛絲馬跡,感到此次清軍犯關確實和以往不同。

一旁的楚狄也出言道:“其實這事還不好說,咱們只要將大軍開到山海關城下,讓吳家父子和一干守將出關迎接聖旨,若是他們不敢出來那就證明他們心中有鬼,咱們也甭廢話,直接攻城就是。”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順寶有些擔憂的說道:“侯爺,朝廷命我等接手遼東防線,並將祖家一行人和吳家父子都押解回京,這活可不好乾啊,祖大壽和家父子可不是什麼善茬,他們帶著大軍這麼大搖大擺的過去傻子都知道咱們要幹什麼了,屆時恐怕又是一場大戰。尤其是山海關和錦州那更是城高池深,咱們若是硬攻的話恐怕又是一場大戰”

楊國柱也苦笑起來:“是啊……同是大明精銳,若是真拼得你死我活,恐怕要讓滿清韃子笑死了。”

大帳內的眾將也不吭聲,尤其是楊國柱、虎大威為首的一干宣大將領心裡感覺有股說不出的彆扭,前天大家還都是大明將領,此刻卻要變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