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部分

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增援上海。隨後,日軍再次向上海增兵兩個陸軍師團和軍艦30多艘、飛機200多架,戰鬥力劇增。後方廣大國軍將士也被此時東北軍在遼陽與日寇浴血奮戰的精神所激勵,紛紛主動請纓上陣。但蔣介石卻拒絕各軍將領請求,不但停止向上海增兵還嚴令第5軍和第156旅等中央嫡系部隊後撤。十九路軍失去援軍獨木難支且傷亡極大,無力繼續抵擋優勢兵力的日軍進攻。18日,日軍數個聯隊的精銳兵力在海軍第6艦隊的護送運輸下駛入長江口,在瀏河口、楊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陸,疾速包抄中國守軍後路。十九路軍腹背受敵,被迫退守嘉定、太倉一線固地自守。23日,日軍攻佔上海,戰事結束。

25日,在美、英、法等國“調停”下,國民政府和日方在上海簽訂《12。25上海停戰協定》。條約規定上海市全部為非武裝區,中國不得派遣軍隊駐紮,而日方“可根據必要需求適當駐兵”。當中國軍隊根據條約撤出上海的時候,上海市內僅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的上海市警察總隊以及江蘇保安部隊幾千人(此時上海歸屬江蘇省)而已,而日本數支海軍陸戰隊卻堂而皇之地在上海長駐了下來。本來日方還要趁機勒索亂提要求,但是隨著東北戰局上日軍局勢越來越不妙的,日方和國民政府談判的底氣也愈發不足,加上日本軍部已經把重心放到了東北戰役上,中日淞滬激戰才得以草草收尾。但是又一個出賣中國領土主權的不平等屈辱條約強加在了中國人民身上,上海從此成為不設防的大都市,處在日本海軍的完全掌控中。次年初,當東北軍取得東北會戰的全面勝利並殲滅十萬多日軍的大捷傳遍全國時,國民政府在全國輿論中頓時狼狽不堪,威信大跌。各界民眾紛紛義正言辭指責道:張學良區區東北地方軍就敢和日軍全面開戰,而堂堂中央軍卻縮頭縮腦沒有保衛國土的決心和意志!國軍中一些將領也嘆息道:“我等空有報國之心,卻無處施展,只能仰空長嘆!蔣公銳氣已磨,做事畏手畏腳;不如張帥鋒芒畢露,想幹就幹啊!”

這話自然也很快傳到蔣介石的耳中。令蔣介石顏面盡損時候也激發了他內心的一股鬥氣:難道全國能打日本人的只有那不聽話的張學良嗎?我蔣介石作為全國最高領袖怎麼能被張學良這個毛頭小子在風頭上蓋下去?在蔣介石內心深處,他甚至隱隱在期待著早日能與日本一決勝負來證明自己作為一國統帥應有的魄力,當然“攘外必先安內”這個原則在蔣介石的心裡仍然根深蒂固。

南京,總統府。

“校長,這是東北傳給我們的最新情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軍統”)局長戴笠肅立在蔣介石的辦公室內,恭恭敬敬遞上一份印有青天白日圖徽的檔案,然後略猶豫了一下又掏出一份信件,“還有張學良的親筆信。”

“知道了,你先出去吧。”蔣介石似乎頗為疲憊,黯著臉接過電文後揮揮手。

“是!”戴笠畢恭畢敬敬禮出門,並輕輕掩上門。

蔣介石瀏覽著檔案,裡面的情況和他知道的差不多了,因為半小時前,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中統”)局長徐恩曾也來到這裡遞上了一份內容和眼前這份幾乎一模一樣的情報。這份來自張學良諜報機關的絕密情報概述起來只有一句話:日軍數月內將從淞滬方向對中國腹地進行大規模入侵行動!

在為自己手下情報機關無能而十分惱火的蔣介石(所以蔣介石沒有給戴笠和徐恩曾好臉色看)同時也被這個情報看的觸目驚心。當年日本人在東北大敗而歸,卻在上海嚐到了甜頭,一向得隴望蜀貪得無厭的日本人是不會甘心在上海目前獲得利益的。聯想到近來日本人在上海蠢蠢欲動的種種反常跡象,蔣介石本來三分相信七分懷疑的心態立刻變成了七分相信三分懷疑了。

懷著複雜的心態,蔣介石開啟了張學良寫給他的親筆信,滿頁讓寫的一手小楷好書法的蔣介石不敢恭維的字跡出現在他的眼簾——

“蔣委員長親啟:……蔣兄,八年多前,你我二人於孫中山先總理陵前義結金蘭。世事滄桑,光陰彈指一揮如過隙白駒,這些年來你我二人雖政見不同而在軍政國事上分道揚鑣,然弟卻時時思兄統帥中華全國之雄傑風采,兄別來無恙否?…孫中山先生所提之“三民主義”皆為你我所宗,先總理建設“統一、強盛、民主中國”之遺願亦共壓你我肩頭,我等本該同繼國父遺志為中華民族之崛起和華夏蒼生之權益而精誠團結奮勇前進,此亦是弟銘刻在心鞭策自己之不竭動力。此時,據可靠情報,日寇亡我之心不死,將於數月內從上海登陸攻入我國中原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