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軍本身忙於爭戰河北而無力他顧的原因。
史實證明。當劉守光奪取節度之位、歸附宣武之後,在盧龍獲得了喘息機會的後十餘年裡,契丹人被劉守光打回了原形,每年都要向盧龍敬獻大量財物。
所以,契丹人的崛起仰仗的其實是大唐滅亡後的分崩離析,他們真正將目光投向中原地區是在五代中後期。
契丹人崛起的第二個原因,是在大唐無力北顧的絕佳時機下,攻佔了渤海和新羅。尤其是渤海,這個未經戰亂立國二百年的國家,為契丹人提供了鉅額的財富和龐大的人力,契丹人從渤海人這裡還獲得了與大唐一脈相傳的文明和匠藝。由此,契丹人一夜暴發,奠定了後世大遼的堅實基礎。
到了五代之末、大宋之初的時候,在中原文明最為凋零的那一段時期,大遼一直以大唐文明繼承者的姿態昂然於世,雖說與很多中原士子紛紛依附脫不了關係,但其文明傳承的根基,卻無可辯駁的來自於渤海。
而還有一個契丹人興盛的重要原因,則要追朔到八部聯盟之中迭剌部的崛起。真要說起後世的大遼,實際上來源於迭剌部。正是基於迭剌部的強盛,兩代人傑釋魯和阿保機才能迅速聚合整個契丹聯盟,統一關外草原,這是追根朔源的最初原因。這樣一個強大的部族顯然不符合李誠中的利益,更不符合營州的利益,當先第一刀必然要揮向迭剌部。
李誠中決定將迭剌部分拆,把耶律氏和述律氏割裂出來,分別成立各自新的部族。迭剌部部眾佔據整個契丹聯盟的一半,而耶律氏和述律氏則佔據迭剌部的三分之二,不拆分是絕對不行的。拆分之後,迭剌部分為三個部族,每一個部族的實力都與聯盟內其他部族相近,如此,李誠中才能高枕無憂。
嚴格意義上來講,契丹人此時還沒有姓氏,各部落、各家族其實是以所居地名來區別稱呼的。耶律氏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個家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