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極度缺乏防禦能力,這一直是李誠中的一塊心病。作為前營士兵的主官,讓手下弟兄們全員披甲,這是他自覺的責任和義務。
李誠中將剩下來的牛筋、牛膠扔給張老匠,讓他製作弓箭,他對於目前的箭矢射程還不是很滿意,所以寄希望於增加弓手的配置,或者說讓每一個前營士兵都配上弓箭,儘量增加遠距離無接觸的殺傷力。可他繳獲自契丹人手中的騎弓射程不夠,真正能夠遠射的還是自家從平州帶來的長弓,僅僅六十具而已。因此,他要求張老匠在春天來臨之時,為每一個前營士兵都配上弓箭。
聽完李誠中的要求,張老匠和手下幾個徒弟相互對視了片刻,然後無奈的乾笑道:“宣節說笑了,無論如何是完成不了的。”
李誠中道:“是材料不夠麼?我再宰殺一些牧牛給你們。至於木材,這座山裡有很多榆木,我知道榆木是制弓的好材料,你們可以去砍伐榆木,人手不夠我可以給你們調配。”
張老匠嘆了口氣道:“和材料無關,關鍵是週期。制弓講究取六材必以其時,所謂冬天剖幹,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材,寒冬定型,嚴冬治表。冬天剖木製幹,可使弓幹平滑細密;春天治角,可使弓角潤澤和柔;夏天治筋,可使弓弦不會糾結;秋天合攏諸材,可以使弓身緊密;寒冬定弓體,拉弓就不會變形;到了嚴冬極寒時上膠、塗漆,可以使膠漆完全乾固。到了第二年春天裝上弓弦,再藏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