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獐谷一戰也是大唐年間比較著名的設伏殲敵的典型戰役,此戰後契丹人聲勢大振,在關外各族中威名漸顯。這一戰李誠中也略微知道一些,只是對前因後果知道得沒那麼詳細。不由嘆道:“契丹人還真是能打,這一戰我聽說過,盡顯契丹人的敏銳戰場嗅覺,利用地形以逸待勞,最終大敗唐軍。”
馮道道:“都督說得是,胡人善戰,李盡忠謀略過人,但這一戰雖然勝了,卻令東北各族明白了一個道理。”
李誠中一愣,問道:“什麼道理?”
馮道笑道:“正是這一戰後,拉開了大唐全力平滅東北叛亂的序幕,從此之後的幾個月裡,東北各族終於徹徹底底的明白,為什麼自古以來草原上出了那麼多雄傑,無論多麼英武,不管怎樣豪邁,最終都要向中原俯首稱臣。”
李誠中默默思索著馮道的話,靜待下文。
“是年九月,大唐的第二支平叛大軍開至東北,這次領兵的是右武威衛大將軍武攸宜,充清邊道行軍大總管,輔佐他的是右拾遺陳子昂……”
“陳子昂?就是那個寫出了千古名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詩人?”李誠中上學的時候就很喜歡這首詩,聽馮道說起陳子昂,連忙問。
“都督也聽說過這首詩?不錯,這首《登幽州臺歌》就是此時所作。當時陳拾遺向大總管武攸宜數次建言均未被採納,反而以此被貶為軍曹,心緒難平之下,便登幽州黃金臺,當場誦出了這首佳篇。”
“嗯,原來如此,你接著說。”
“當時十萬大軍開至關外,戰事僵持之下,令李盡忠心力憔悴,終於病逝。他的繼任者孫萬榮不願屈服,鼓起鬥志繼續抵抗,派別將繞道唐軍身後,攻陷了冀州,並直撲瀛州,終於令唐軍再次潰敗。
可是,還沒等孫萬榮歡欣鼓舞幾天,大唐的第三支平叛大軍又到了,這次領軍的是夏官尚書王孝傑和羽林衛將軍蘇宏暉,這次的兵力是十八萬!這個時候的孫萬榮雖然已經生出了一種無力感,但仍然繼續打起精神,以作殊死一搏,他召集了所有的契丹士兵——其中包括五十歲的老人和能夠騎馬的壯婦,以及跟隨他的奚人、靺鞨人、吐谷渾人、室韋人、突厥人等各族百姓,在東硤石谷再敗唐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然後……
然後,還沒等孫萬榮喘息兩天,大唐的第四支平叛大軍又出現在了幽州,這次領軍的是右金吾衛大將軍、神兵道行軍大總管武懿宗,以及右豹韜衛將軍何迦密,大軍人數為二十萬……
這就是大唐的國力,我們可以一敗再敗,敗多少次都動搖不了根基,但是他們不可以,他們只要敗一次,就是滅族之禍!”
聽到這裡,李誠中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大唐平滅契丹等各族的叛亂中,連續敗了那麼多次,可是前往平叛的大軍卻一次比一次多,這種鼎盛的國力,讓他這個後世穿越而來的“唐人”也不禁為之深深自豪。
馮道續道:“再這麼打下去,誰都受不了,所以,關外各族的聯合就此分裂。突厥人和奚人首先向大唐投誠,朝著孫萬榮的後背上狠狠的捅了一刀。由是,孫萬榮大敗,走投無路之下,被其奴僕殺死。”
李誠中只能對其深表遺憾,並深以自己為漢人而由衷的驕傲。
接下來,馮道開始說到了渤海國:“當時參加李盡忠、孫萬榮叛亂的還有靺鞨人,其首領名叫乞乞仲象。朝廷為了瓦解東北各族的反唐聯盟,在對契丹實行武力圍剿的同時,對粟末靺鞨採用招撫政策,封乞乞仲象為震國公。可靺鞨人十分害怕,不敢相信大唐的招撫誠意,繼續向東逃亡。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其子大祚榮代父而起,率所部繼續逃亡。
當時降唐的契丹大將李楷固追擊靺鞨人至天門嶺,被驍勇善戰的大祚榮擊敗,大祚榮藉此於忽汗州敖東城建國稱王,以朝廷封其父為震國公之“震國”作國號,自稱震國王。經歷過營州之亂的大祚榮已經對大唐的國力深深畏服,他明白沒有大唐的認可,他的震國王便不可能坐得穩,於是多次遣使向長安稱臣,後來睿宗皇帝為其誠意打動,終於賜封“渤海郡王”,又以其所居之忽汗州,加封為“忽汗州都督”。大祚榮立刻將國名更改為渤海,以忽汗州為上京,這就是現在的渤海國。從此之後二百年,渤海王族大氏,對大唐一直持節恭敬,不敢稍有違背。”
原來如此,這一刻,李誠中的目光又望向了東方,也不知高明博一去半月,如今怎樣了。。。)
第一卷 燕趙多悲歌 第十二章 西京變(十二)
龍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