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越來越多的藩屬已經以道路不靖為名停止了向大唐的朝貢。如今朝貢最勤的只有渤海國和新羅國,新羅是希望大唐幫助他們穩定日益動盪的江山,而渤海……渤海則找不到別的客觀原因,只能歸結於其對大唐的忠心。

朝貢之爭只是第一步,由此牽扯下來的爭論則是是否繼續承認大唐宗主地位。這個問題就遠遠不同於是否朝貢那麼簡單了,如果這個問題對於別的藩屬來說只是名義上的考慮,那麼對於渤海來說就是國本問題——因為渤海是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全部襲承唐制的,就像鴻臚寺卿、王弟大封裔所說,如果變了,那麼渤海還是渤海麼?渤海人還能算渤海人麼?

如果要進一步深究其本質,朝貢之爭則是渤海國內新舊勢力權力爭奪的開始。新興的渤海權貴們要向過去的渤海權貴發起挑戰,爭奪國政的控制權。以朱氏、崔氏、金氏為主的新興權貴們已經不滿足於在朝堂中獲得的一些官職,在朱承明千辛萬苦登上大相之位後,他們終於決定向舊有的大、高、烏、楊、李等五大豪族動手,目標直指五大豪族手中的軍權。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走下去,朝貢之爭導致的渤海國權力爭奪將會延續二十年,直到將渤海國最後一分元氣耗盡,然後被契丹開國皇帝阿保機滅國。

高明博想不到那麼多,僅以他的觀點而言,只是不希望渤海國從大唐脫離出去,他向自己的父親問了一個最關心的問題:“大伯為何支援朱大相?他為何將大人你囚禁於府中?”

高堯義嘆道:“朱大相許咱們高家封國。”

“封國?”高明博不禁一呆,隨後笑了:“如何封國?”

“以鴨淥府為國,向國主稱藩。”

高明博頓時無語,先不論其餘,只在這一府之地建立巴掌大的所謂“國”,聽上去就可笑之極,而且最關鍵的是,朱大相既有讓渤海自立之心,又怎麼可能再容許境內冒出一個藩國來?

“大伯相信?”

“他當然相信,連國名都起好了,就以朱大相許他的西王為名,國名‘大西’。”

“大人你相信麼?”

高堯義苦笑:“為父若是相信,怎麼會被圈禁於府上?”

高明博想了想,又道:“大兄呢?怎麼不見大兄?”

高堯義道:“你大兄在河州掌軍。”河州毗鄰扶余城,是渤海國抵擋契丹入寇的第一線,高家嫡長子高明恪是右領軍衛中郎將,一直在河州防禦契丹。

“大人被圈禁的事情,大兄知道麼?”

“你大伯圈禁為父,就是要以為父作質,讓你大兄不敢輕舉妄動,他又怎敢率軍回來?”

“三叔呢?”高明博三叔高堯禮是鴨淥府太守,剛才沒見到他,是以此刻發問。

“你三叔和為父一個心思,所以自然也是一個處境,都在家裡圈禁。”

好吧,現在高明博總算是明白了,他腦子轉了轉,追問道:“現在大伯已經在西京動手了,那麼上京呢?上京又是如何?”。。)

第一卷 燕趙多悲歌 第十一章 西京變(十一)

高明博在渤海國西京右領軍衛大將軍府上和家人商討的時候,李誠中正在柳城迎候由長安來的宣旨宦官。;!

由長安前來宣旨的中官名叫韓全誨,是樞密使宋道弼的親信,掌掖庭。之所以來了個北司中官,而非慣例的南衙文臣,是因為旨意被給事中崔如毫不客氣的封駁了,崔如是執掌政事堂的宰相崔胤之族侄,當然要按照叔父崔胤的意思來辦理。樞密院以天子之詔連下三次,均被封駁,於是出中旨,以內廷宦臣前來封宣。

唐制,給事中封駁後的詔書不具效力,此中所謂“不具效力”,乃指接旨臣子可不予施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抗旨不遵”,“抗旨不遵”在唐代中後期是常有的事,只要是沒有經門下省法定程式稽核透過的旨意,以中旨形式強行下達之後,朝臣均可違抗,並非後世大逆不道的行為。但諸如此類封官賞爵的中旨,很少有臣子會不願接的,如果臣子接了旨意,中旨依然有效。所以唐末之時,中書令、平章事、侍中、門下侍郎等高職滿天亂飛,是個節度、刺史就都有這類加銜,大都是以中旨的形式頒賜的。

李誠中當然不會腦子燒包到不接這道封賞自己的中旨,他當即召集柳城文武,就在中南海大堂上會聚,恭領旨意。

韓全誨清了清嗓子,唱到:“諸文武,恭領皇帝制文!”

李誠中、馮道、姜苗、周知裕等數十人躬身,默然等候。

“皇帝制曰:

門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