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方錦安一拍桌子:“帶上所有紫焰軍,隨殿下前往澄州!”
“小姐,”楚巒面露難色:“您吩咐過,我等現下已易主,務必謹守殿下命令。”
“這。。。。。。”方錦安真有點急了:“以前怎不知道你這麼聽他話?”
“娘娘,”謝岫趁機又鼓動道:“要不咱們還是去給殿下送個別,順便勸說殿下改變心意?”
然而方錦安覺著現在特特追出城去見李憶好彆扭。“算了,隨他去吧。”她歪倒軟榻上,繼續想自己心思。
城外京軍大營中,禮正給李憶送去行禮之時,分明察覺李憶往他身後瞅了好幾眼。
“娘娘在宮中安然無恙,殿下放心。”禮正低聲道。
果然見他主子收了目光垂了眸,無意識地左右旁顧一下。
他從小伺候他,如何不知道這是他極不高興的樣子。
作者有話要說: 週末一浪浪大發了;欠了好多文,要死了。。。。。。
第44章
不到傍晚; 李憶便率軍離京而去。
柳宸立於城樓上; 目送大軍遠去; 轉身吩咐身邊的家僕:“傳令下去,籌備糧食安排人馬,前往京城至澄州路途接濟災民。”
家僕應諾。第二日便報上,有多少糧食; 何處人馬,可用於賑災。
他們這樣的世家大族; 此類收買人心的事是做慣了的。柳宸一一點檢過; 無處不妥當。
然卻有一意外之人尋到他。“十二叔,讓我去主持澄州賑災吧。”來者說。
若是家中任一子弟,柳宸都不驚訝,可這主動請纓的; 竟是柳慧。
“雖說家中女兒扮男裝辦差這種事兒原也是有的。”柳宸皺眉看她:“可是這次這事兒太兇險,再說李憶這太子位十有八/九是保不住的; 你又何必以身犯險。”
“不管李憶結果如何; 終究太子位要有人的。”柳慧道:“我去了; 朝廷總要記我一功,可保我以後再博妃位。更何況; 如果李憶萬一保住了太子位呢; 我去澄州,保不齊能和他見幾面,總有些情分。”
柳宸細想想,心下默然。“難得你有這般堅韌心志; 可惜竟沒託生個男兒身。”他喟嘆一聲道:“也罷,便依了你。”
與此同時,方錦安亦帶了皇甫極覲見崇元帝。
“皇甫先生聽聞澄州大火,憂心不已,連夜研製了這治火傷的藥膏,獻於父皇。”方錦安道:“求父皇令御醫署大量配置,送往澄州,供軍民使用。”
“甚好,甚好!”崇元帝拊掌讚歎:“皇甫先生醫者父母心,朕,替太子和澄州的百姓,謝過先生了!”
“小人愧不敢當。”皇甫極忙道:“乃是娘娘提醒小人做的,不然小人哪裡想起做這個啊。。。。。。”
“皇甫先生不必過謙。”崇元帝點點頭,看向方錦安道:“娘娘心思細膩,這朕也是知道的。唉,這火好生讓人頭疼,已是兩天兩夜了,絲毫未見消退,反是這北風,一陣緊似一陣啊,已經有人擔心了,若是燒到京城來,可怎生是好。。。。。。。”
“兒臣也正想與父皇說這個,”方錦安從容道:“有數語薄陋淺見想奏於父皇。”
“娘娘請講。”崇元帝道:“朕聽聞過,北疆的草原上,時常燃起大火,經久不息。娘娘家中,可是有何良策?”
“兒臣慚愧,並無甚良策。北疆那邊應對火情的法子,想來太子殿下是盡知的。”方錦安道:“ 只是在家中時,兄長但凡出去應對火情,向來吩咐我:一者我侯府不能慌亂。務必要安定人心,不可使百姓驚慌,百姓可撤出城中,但我侯府,不能動;二者留守府兵,高度警戒。留意言路,防範有小人趁機散播謠言,作亂生事。尤為重要的是防範有人蓄意縱火,宣稱是大火已至,引發恐慌。”
“不愧是晉陽君侯,思慮周祥。”崇元帝點頭,轉頭吩咐德生:“把娘娘這話,擬旨傳給京兆尹和親軍。”
又對方錦安道:“朕也命澄州那邊一日四次,把火情報於京城,並公之於眾,讓百姓們知道,以求謠言不生。只是,現在看來,這火比預想中還要兇猛數倍啊。”
方錦安皺皺眉:“殿下向來言出必果,陛下無需過分憂慮。”
而此刻的李憶,面對洶洶火海,心中止不住的懊惱。
前世的他,在孤寂黑暗中聽到這場天災,也在腦海中想象過。可是現下身臨其境才發現,現實的殘酷遠不是想象能觸及的。
“說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