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部分

雖然明朝的情況比宋朝特殊,出現了開國勳貴和靖難勳貴這一特殊的武官集團,尤其是永樂帝,憑藉那些靖難勳貴登上了皇位,希望勳貴集團能與文官集團的勢力在朝中達成一種平衡的態勢,以保大明的長治久安。

可現實的情形卻非常不盡如人意,雖然永樂帝在位的時候使得勳貴集團穩壓文官集團一頭,但是自從洪熙帝開始,勳貴集團的優勢就消失了,與文官集團處於一種勢力均衡的局面。

尤為關鍵的是,洪熙帝登基後大大加強了內閣的權勢,使得內閣閣員與六部侍郎平起平坐,以對五府六部形成了牽制。

其實這個時候朝中的勳貴們已經吃了一個大虧,因為內閣的閣員全部都是文官,沒有一名武官。

畢竟,自古人們秉持的觀點就是文以安邦、武以定國,武將開疆拓土、保衛國家,而治理國家的責任自然有文官來做。

與此同時,這也與洪熙帝的經歷有關,他自幼就受到文官老師的教導,自然與文官親近,重用自己身邊的文臣,武官們在無形中就吃了一個悶虧。

而歷朝歷代的皇帝,小時候都是受到文官的教導,這一優勢是勳貴們無法比擬的,也成為了他們的致命一擊。

到了宣德帝登基,勳貴們的處境無疑又再度不堪了一分,內閣首輔楊士奇透過加少保銜,一躍成為了五府六部中僅次於英國公張輔、吏部尚書蹇義和戶部尚書夏元吉的從一品大員,地位得到了飛速提升。

不僅如此,內閣中的楊榮和金幼孜也透過太子少保的加銜,晉升為了正二品大員,與六部尚書和五府都督平起平坐。

內閣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意味著勳貴集團在朝堂上再一次被壓制,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五軍都督府衰敗的重要原因,這是歷史的必然,二十多年後的土木堡之敗只不過加劇了五軍都督府衰敗的速度而已。

洪熙帝和楊士奇對於朝堂上的局勢一清二楚,雖然李雲天並沒有明說內閣地位的提升已經打破了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之間勢力的均衡,但一句“以文抑武”已經清晰明瞭地暗示出了大明政局的現狀。

固然,洪熙帝扶持勳貴集團與文官集團爭鬥是帝王穩定朝局的馭下之策,可單純的給勳貴集團施以恩惠並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勳貴集團的生存環境正在悄無聲息地逐漸惡化,遲早會被文官集團徹底擊敗。

李雲天正是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才憂心忡忡,一旦大明的軍力衰退那麼將無法抵禦外敵的入侵。

“李御史,你有何應對之策?”沉吟了一下後,宣德帝抬頭望向了李雲天,頗為期待地問道。

在宣德帝的印象裡,李雲天並不是那種讓他徒添煩惱之人,既然李雲天現在點出了朝中政局的隱患,那麼很顯然應該有了解決的辦法。

楊士奇聞言也狐疑地看向了李雲天,文盛武衰的局面由來已久,要想解決絕非易事。

第293章 軍閣

“陛下,微臣以為,武舉應與文舉一樣,形成定製,方能促進我大明軍事的繁盛不衰。”

李雲天見宣德帝和楊士奇都饒有興致地望著自己,於是沉吟了一下,有條不紊地說道,“依臣看來,我大明的軍事不能單單依靠朝中的那些勳戚,他們固然能征善戰,但後世子孫由於祖上的恩蔭得以坐享其成,必將銳氣盡失,進取不足,故而臣覺得應該規範武舉,擇優選材。”

“擇優選材?”宣德帝的眉頭微微一皺,臉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陛下,微臣覺得,陛下與其單單重用勳戚,不如駕馭天下武舉舉子,進可開疆拓土,退可御守國門。”

李雲天見宣德帝似乎有些心動,趁熱打鐵地說道,“如此一來,那些勳戚也必然居安思危,盡心為陛下效力。”

“如何規範武舉?又如何駕馭天下武舉舉子?”聽聞此言,楊士奇不由得蹙著眉頭說道,“趙宋的武舉堪稱完備,分解試、省試和殿試三級,可軍力卻依舊羸弱,唯有依靠大江天險困守江南。”

“閣老,依下官之見,趙宋武舉體制雖然完備,但朝廷上下無不重文輕武,統兵時以文制武、將從中御,使得趙宋武舉名存實亡,終宋一朝,名將中無人出自武舉。”

李雲天早就有所準備,衝著楊士奇微微一躬身,沉聲說道,“故而,下官覺得應該文武分治,使得武舉與文舉一樣受天下人之推崇,如此才能使得武舉像文舉一樣長盛不衰,招攬賢才。”

“文武分治?”宣德帝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奇言怪論,雙目不由得流露出狐疑的神色,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