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留心了。
“逛街”結束,回到了自己的居所,孫綱讓北洋軍情處“駐京辦”收集一些關於“錢”的資訊,並讓馬利用她的關係,徵求一下各省商會和部分主管官員的意見,準備想辦法把這個問題儘快解決。
1900年1月8日,中國和俄國的談判終於結束了,雙方在北京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正式結束了這場兩國之間的“非正式戰爭”。
《中俄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一)俄國歸還中國新疆伊犁齋桑湖東南、霍爾果斯河以西、特穆爾圖淖爾(伊塞克湖)東南和阿賽克河源等七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二)俄國將庫頁島及其周圍附屬島嶼歸還給中國。
三)俄國將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等黑龍江東岸土地歸還給中國。
四)俄國向中國賠償軍費3000萬盧布(摺合白銀1500萬兩)。
五)俄國在“蝦夷共和國”的一切權益,中國都享有同樣的權益。
六)俄國在美國訂購的戰列艦將不再作為“軍用船隻”建造,具體改造事宜同美國商定,俄國保證不再將萬噸以上的軍艦從歐洲調往東方。
七)海參崴將在三年內改為不設防的商港。
八)烏蘇里江以東為中俄兩國居民的共同漁獵場,兩國居民擁有平等的權益。
九)中國交還從伯力到海參崴的鐵路給俄國,由俄國另付500萬盧布“贖回”。
十)為了保證俄國“履約”,中國軍隊將“暫時”佔領伯力。
這個條約比起以前清廷和俄國簽訂的那個《北京條約》,中國收回了大量的主權,並從俄國取得了賠款,帶給中國人民的利益,要遠大於對日本所取得的勝利。
(三百八十八)以點帶面
簽約的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臘月初八,俗語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因為北京的天很冷,孫綱沒有去參加簽約儀式,而是在自己的居處,和妻兒一起共享這片刻的休閒時光。
天氣如此的寒冷,但北京老百姓乃至全中國人民,這一天在心裡,應該不是冷的。
畢竟,這是步入近代的中國少有的揚眉吐氣的時刻。
孫綱可以肯定的是,俄國人此時的心情,應該是和北京的天氣一樣,冰冷冰冷的吧?
孫綱沒有多想俄國人的反應,也沒有去管俄國人這時可能對他的咬牙切齒,他的心思,其實已經轉到即使要開始的國家建設方面去了。
如果按中國只有五年的和平時光來算,需要完成的事情還是很多,他不想象康有為那樣的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決定有重點的,先把最緊要的工作做好,剩下的,可以一步步的循序漸進。
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而最緊要的,是在現在的基礎上,先把海陸軍的實力進一步提升起來,在下一次戰爭到來之前做好準備。
因為他知道,俄國人這次雖然輸了,但絕不會就此善罷干休的。
在俄國人向東方的擴張中,他們從來就沒有遭受過如此嚴重的失敗。
按孫綱的估計,他們在這段以屈辱的條件換回的和平時間當中,一定會全力以赴的和中國進行“軍備競賽”,並且會加緊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一旦俄國人覺得準備的差不多了,一定會迫不及待的向中國發動新一輪的大規模進攻!
那時。如果中國沒有準備好地話。恐怕就不僅僅是無法守住奪回地國土地問題了。
俄國人這次肯這麼大方地“退一步海闊天空”。打地就是這種算盤。
這一次俄國人地“軍事冒險”之所以失敗。一是對中國國內形勢估計不足(他們根本沒想到有一隻“中國蝴蝶”會“變”出一支強大地陸軍出來);二是戰前準備不充分。在歐洲地艦隊無法東來。西伯利亞鐵路沒有完工。歐洲地陸軍也無法東調;三是同時和中國及日本作戰。兩線同時用兵。犯了兵家大忌。
孫綱不敢想象。如果西伯利亞鐵路全線貫通。俄國陸軍主力打了過來。以及在歐洲地艦隊全都開到東方來。光憑他手中現在地力量。能夠挺多久。
一旦和俄國人打一場全面戰爭地話。面對俄國人地龐大陸軍和艦隊。中國現有地海陸軍能夠支撐到什麼時候。還真是不好說。
孫綱和愛妻馬說地。五年內拉起50萬新式陸軍(海軍地實力也得增加一倍)。並不是在和她開玩笑。其實。把陸軍地隊伍拉起來。相對於海軍來說。還算容易地。
海軍想要擴充,人先不說。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