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部分

因此,朝廷對西北迴族教派門宦矛盾鬥爭的利用、分化與打擊,使西北迴族社會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壓迫,導致了西北迴族與朝廷之間嚴重的矛盾對立與慘烈的流血衝突。

從乾隆十三年開始,西北迴民門宦之間的權力鬥爭共爆發了五次,朝廷在西北地區的各級官員並沒有真正地認識和了解回族社會的實際情況,因此對於教爭問題的嚴重性與危險性的估計不足,所以在處理教爭問題上採取了錯誤的方式,直接促成了回族、撒拉族人民的反清叛亂。

教爭問題所暴露出來的本質問題是門宦勢力與官府統治的矛盾問題。一方面,門宦組織化程度的提高加強了回族社會內部的凝聚力與實力,增加了朝廷的統治難度。另一方面,教爭的矛盾與回族和朝廷統治的矛盾密切相關,教爭的升級終於導致回族、撒拉族與官府矛盾的尖銳對立並以叛亂的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模式幾乎成為大清好幾次回民叛亂的一般規律。

1781年,哲赫忍耶創始人馬明心的弟子蘇四十三領導了屠殺異教徒的叛亂,但其教派爭權的錯誤思想導致了叛亂迅速被朝廷瓦解。1784年田五、張文慶等為首的石峰堡叛亂;1862年以馬化龍為首的寧靈反清叛亂都是源自於此。

……

就在左宗棠上任陝甘總督,正率軍趕赴陝甘之時,新任閩浙總督吳棠赴任,正式接掌閩浙軍政大權。

這位總督大人祖籍安徽,在官場上是公認的能人,與鄉勇隊也能扯上一點關係,不過這廝初任閩浙總督吳可也不好顯得太過熱情,想要先觀望一陣看有沒有聯合的可能。

單從履歷來看,吳棠這兕真的十分亮眼。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吳棠以舉人大挑一等授淮安府桃源縣(今江蘇泗陽縣)令。在任期間,勤於政事,常改裝出行,訪貧問苦,以禮化民,以文治縣,親治匪患和水患,為政三年境內大治。

咸豐元年(1851年)調任淮安府清河縣令,在任嚴禁胥吏苛派、嚴禁賭博、嚴禁賊盜。咸豐二年(1852年)邳州大水,歲荒盜熾,上調吳棠署邳州知州,施行“首惡必懲,協從解散”的政策,親率壯丁,按名捕拿,並親勘災情,興修水利,賑災濟民,收養棄嬰。在沭郯交界處,率勇擊退山東捻眾,地方暫靖,邳民稱頌。

咸豐三年(1853年)初,吳棠又回任清河縣令,時值太平軍、捻軍風起雲湧,反清殺官、聲振華夏,清廷搖搖欲墜。吳棠帶兵征戰于徐淮之間。時太平軍攻佔揚州,遂有屠城之難,訊息傳來,淮人紛紛遷移。一時貴者嘆於室、富者猶於門、貧而強者喜於道。吳棠誆稱:清廷大軍將至,淮派員接應,人心稍安,遷者多返。吳棠在地無城郭、手無兵柄情況下,徒以忠義號召,會同鄉紳魯一同招集鄉勇,倡辦團練,申明紀律,鄉鎮立七十二局,不數月間,會者數萬人,首尾相聯,合力防禦,聲威大振。

咸豐十年(1860年)捻軍李大喜、張宗禹率部二萬餘眾,攻克清河縣清江浦(今淮安市區),擊斃淮揚道吳葆晉,副將舒祥等,河督庚長等逃往淮安府城。吳棠臨危不懼,招集鄉勇,駐軍瓦礫上,親自在清江浦北圩上督戰,終擊退捻軍。

因守城有功,政績卓著,於咸豐十年補徐海道,旋授徐海道員(四品官)。咸豐十一年(1861年)擢江寧布政使(從二品官),代理漕運總署。同治二年(1863年)實授漕運總督,1864年署江蘇巡撫,眼下接任左宗棠留下的閩浙總督空缺。

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鄰居,有可能還是合作伙伴和政治同盟,吳可自然對新任的閩浙總督十分關注,特別是兩廣大力參與閩浙洋務,他可不想剛剛才有點成果便因為督官新任便出現問題。

根據吳棠這廝的履歷,和吳可這位本家一樣,他也是依靠狙擊太平軍和捻軍亂匪崛起,不然以他區區一個舉人如何能在短短十來年時間,便從小小的七品縣令直達一方督撫高位?

吳棠顯然也是個有心之人,上任之初雖然不好拜訪鄰居兩廣總督吳可,但還是送來親筆書信表達了對吳可的久仰之情,總之說了一大堆好話就是希望能和兩廣和平友好相處。

吳可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雖然不清楚這位本家的秉性到底如何,但只要他不做出損害兩廣利益之事,吳可暫時也不想把鄰居給得罪了,當然這還要看吳棠的具體表現,有些事情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

而就在閩浙總督吳棠剛剛上任,正熟悉閩浙事務,小心翼翼跟身邊鄰居打好關係之時,在浙江卻是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平天國為數不多的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