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皖、浙四省軍事,全面主持剿滅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事宜。
因為這事,曾國藩和左宗棠鬧了好大一通矛盾,左某人性格強勢而且現在還是堂堂正正的閩浙總督,可是浙江軍務卻被曾國藩操縱在手。
以左宗棠的性格哪受得了這個,雖然接手浙江軍務的任命是朝廷下達的,但要說這其中沒有湘軍派系的手腳,傻子都不會相信。
結果,自從與兩廣總督吳可鬧翻之後,湘軍主帥曾國藩又與閩浙總督左宗棠交惡。原本曾、左二人同是湖南人的那點面子上的交情,就此煙消雲散再也不復存在,以後見面雖說不上仇人但也就是路人的關係了。
也就是雲貴總督張亮基跟湘軍還有那麼點關係,之前他在擔任湖南巡撫時沒少和湘軍那幫創始人打交道,在湘軍成立初期順勢幫了一些忙,直到現在還跟一干湘軍大佬維持不錯關係。
不過因著此次石達開部太平軍縱橫雲貴川三省,四川總督駱秉章對雲貴兩地的清軍表示很有些不滿,張亮基也受了不少埋怨關係也逐漸冷淡下來。
如此一來,實力強勁連成一體的南方三督,跟湘軍的關係都不怎麼樣了,這自然是朝廷喜聞樂見的狀況,說不得還會暗中出手攪和一番,徹底斷了湘軍與南方三督之間聯合的可能。
……
得到朝廷授命之後,曾國藩立即籌劃以東征金陵為主要目標的全盤軍事行動。部署以曾國荃部自安慶沿長江北岸直趨金陵,曾貞幹部由池州攻蕪湖,彭玉麟等率湘軍水師沿江而下,配合兩岸陸師行動並負運輸接濟之責,鮑超部由贛入皖直攻寧國府,李鴻章部淮軍攻上海周圍的太平軍爾後西進。
1862年3月,曾國荃部離開安慶東下,拉開進攻天京的序幕。淮南各地太平軍在湘軍的全面進攻下節節敗退。5月,湘軍攻佔當塗、蕪湖、板橋、秣陵關、大勝關、三汊河。
5月30日,彭玉麟率水師進泊金陵護城河口,曾國荃部直逼雨花臺,曾貞幹也率軍趕到。短短不到三個月時間淮南形勢急轉直下,天京便處在幾部精銳湘軍直接威脅之下。
湘軍迅速進抵天京城下,大出洪秀全意料。洪秀全於是一日三詔催促李秀成從蘇常前線回援,李秀成無奈只得停止兵逼蘇常退回常州前線,急急派一部分兵力趕回天京加強防務,自己則仍留常州前線警戒兩江清軍主力。
1862年7月,天京外圍形勢更加嚴重。7月11日天京西南屏障寧國府被湘軍收復。楊輔清、洪仁軒急急從皖南迴援天京夜襲湘軍,卻被湘軍識破擊退。
8月6日,洪秀全嚴詔催逼李秀成趕快回援。9月14日,李秀成由常州出發,督率13王,領兵10餘萬在東壩會齊,回援天京。
10月13日,天京外圍的攻守戰開始。李秀成率軍與天京城內守軍配合,對城外湘軍發起猛攻。湘軍堅壁固守頑強頂住壓力。
11月3日,太平軍集中力量攻湘軍東路,轟塌曾國荃雨花臺營附近的湘軍營牆兩處。湘軍拚命抵抗太平軍往返衝殺五六次終不得入。
接著太平軍又用地道向湘軍進攻,湘軍同樣以挖對挖,每挖通一處地道,或燻以毒煙,或灌以穢水,或以木樁封堵洞口,使太平軍的地道攻勢連連失效。
11月26日,李秀成、李世賢圍攻雨花臺曾國荃軍營月餘不下,只得下令撤圍。李世賢率部退往秣陵關,李秀成率部退入天京,至此太平天國13王回援天京的作戰完全失敗。
天京解圍戰失敗後,李秀成被“嚴責革爵”。不久洪秀全責令他領兵渡江,西襲湖北企圖調動天京圍敵。
1862年12月,第一批太平軍數萬人從天京下關渡江,佔含山、巢縣、和州。1863年2月底,李秀成率第二批部隊渡江,並於3月佔浦口,4月佔江浦。
可以說,湘軍在和太平軍的金陵攻防戰中佔據了絕對優勢。這時候要是加入進來,說不定還能混個收復金陵的滔天戰功。當然首功就別指望了,分點湯湯水水就足夠以後升官發財的資本了。
劉長佑等湘軍將領自然都想來兩江湊個人鬧,起碼兩江的戰局形勢比四川戰局可要強得太多。四川那頭石達開部近十萬人馬氣勢洶洶殺本成都而去,怎麼看都是狠削四川總督駱秉章的節奏,他們這麼點人馬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頂用。
最後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決定的,劉長佑跟蔣益澧兩部人馬前往四川支援,而劉坤一部則是直接加入兩江戰局,參與圍攻金陵城的戰鬥。
不過等到做好出發準備,待足路上消耗糧食出發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