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煒所騙,而且廬州難以保全,但仍不肯棄城退守。他認為胡元煒不能佈置防務,又謊言貽誤戰機,多次斥責,並親自駐守水西門,擊退太平軍的進攻。朝廷為了嘉獎江忠源,賜他霍隆武巴圖魯勇號。
馬的不急著調兵支援,再大的賞賜又有個屁用?
而在當時,陝甘總督舒興阿畏懼太平軍兵威,不敢前進。江忠源之弟江忠濬與劉長佑也被阻攔在廬州城外五里處,難以救援。十二月,胡元煒私通太平軍。太平軍獲知城中虛實,更加猛烈的攻城。
不久,太平軍炸燬水西門,攻入廬州城中。江忠源拔刀欲自刎,被左右親兵阻止,都司馬良勳揹著他逃走。江忠源猛咬馬良勳的耳朵,奮力掙脫,繼續與太平軍交戰。到達水閘橋時,江忠源已身中七處創傷,只得投入古塘,跳水自殺。
當時,布政使劉裕珍、池州知府陳源兗、同知鄒漢勳、鬍子雝等人一同戰死,胡元煒投降。八日後,江忠源的屍體被部卒周昌跡背出,仍是面色如生。
江忠源的死讓吳可大起兔死狐悲之感,可更讓他氣憤的還在後頭十二月湖北的人事變動……
第321章調動
1853年12月中旬,清朝突然下旨調署理湖廣總督張亮基任湖南巡撫加兵部尚書銜。
一時間湖北官場震動,不知道這突如其來的調動是什麼意思?
怪責張亮基沒有做好防備,讓長毛流竄湖北麼?
開玩笑,張亮基已經做得夠好了,在基本上沒有水軍支援的情況下打成這樣,力保湖北不失只丟了要塞田家鎮一半地區,還壓著田家鎮的長毛狠揍,就這能耐換個人來還真不一定幹得比他好!
不滿張亮基在田家鎮損兵折將差點崩盤?
這更是讓人感覺好笑了,不說田家鎮大戰清軍先敗後贏,並沒有失敗不說戰死的那些文武將官只能說他們沒本事。只要是打仗就有掛掉的可能,朝廷沒道理在這事上責怪張亮基什麼。
要是換個人在張亮基的位置上,田家鎮一戰必敗無疑。比說能反敗為勝是副將吳可的功勞,吳可和其所部人馬可是張亮基招攬而至,也是張大總督識人有明,不然也不會有此戰反敗為勝之局。
至於太平軍水軍直襲武昌,差點破城的事兒更不能怪罪張亮基。湖北水師什麼鳥樣湖北官員們哪個不清楚,太平軍水軍在長江幾無敵手,人家避開囤積重兵的田家鎮大營繞道而行,換誰來都沒辦法。
再說了,援軍不是及時趕到挫敗了太平軍水軍麼,又沒造成太大危害憑什麼怪責到張亮基頭上?
剔除外部因素,能讓朝廷突然調走張亮基的理由,那隻剩下內部因素了。
凡是能想到這一層的武昌高官無不心中瞭然,他們已經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了。對巡撫崇綸在朝中勢力驚歎的同時,也不免對這傢伙大覺鄙夷。
沒錯,導致張亮基沒犯大錯的情況下突然被調走,明升暗降的罪魁禍首正是此時的湖北巡撫崇綸。
……
“崇綸這個王八蛋,老子看他怎麼死!”
總督衙門後院花廳,吳可憤憤不平大罵道。
他聽到訊息第一時間便趕回了武昌,得知事情詳細後心便涼了半截。
事情果真如同外界所料,因為太平軍水軍襲城之時結下樑子,之後一系列的矛盾衝突,在各方面兩位大佬意見都不相同,最後鬧得水火不容崇綸動用朝裡關係,乾脆直接將張亮基搬走。
眼下大敵在側不想著如何防備抵禦,竟然還搞起窩裡鬥來,如何不讓他這樣的前線將領心寒失望?
因此張亮基親自詢問願不願跟著去湖南,吳可毫不猶豫便答應下來。
開什麼玩笑,就算沒有張亮基的邀請,他也不打算繼續留在田家鎮死耗,準備回鄂南老家興風作浪當土皇帝去。
沒了張亮基這座靠山,他又是公認的鐵桿張系人馬,還留在第一線的話純粹找死,哪天被坑死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張亮基自然欣喜,表示以吳可在田家鎮和湖北的表現,勝任一鎮總兵綽綽有餘,他會使用自身資源幫忙努力爭取的。
對此,吳可自然表示了一番欣喜,官越大在這亂世中的自保能力便越強,也用不著顧忌太多東西可以放開手腳大展一番拳腳了。
這不,趁著總督府忙著收拾東西的空擋,他和左宗棠趁閒暇湊一起喝茶聊天來了。
此時的左宗棠還不是後來鼎鼎大名的左大帥,雖對軍事頗有了解但還不精通,他吳可話中的意思他自然聽出來了,好奇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