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這一仗,太平軍一舉殲滅湘軍精銳近6000人,是太平天國爆發內槓之後一次十分出色的殲滅戰。

三河鎮大捷後,太平軍乘勝南進,連克舒城、桐城,圍困安慶的湘軍也聞訊後撤。

駐守廬州的安徽清軍總兵吳圖勾本打算出城來救,可惜李續賓敗得實在太快,不等廬州城內清軍集結完畢,三河鎮大戰便已結束,吳圖勾對此也只能徒呼奈何沒有辦法。

……

而在三河鎮大戰還沒爆發之際,太平軍已經率先第二次打破江北大營。

自義王石達開出走後,安王洪仁發、福王洪仁達掌握了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由於他們毫無軍政才能,朝中文武大臣不服。

1857年10月,洪秀全改以蒙得恩為正掌率,陳玉成為又正掌率,李秀成為副掌率,代替安、福二王執政。次年,洪秀全又提拔了一些年青將領,恢復了早期的五軍主將制,封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李世賢為左軍主將,韋志俊為右軍主將,蒙得恩為中軍主將兼正掌率,掌理朝政。

這些措施,對穩定政局起了一定作用。然而,在軍事上,太平天國當時面臨的形勢仍然是十分嚴酷的。

繼1857年底鎮江、瓜洲失守之後,1858年1月,江南大營的清軍進扎天京高橋門、龍脖子,進逼秣陵關;江北大營則於1858年春移駐天京對岸之江浦、浦口,會同江南大營,縮小對天京的包圍圈。同年5月,九江失守,天京的西面屏障安慶也受到湘軍的直接威脅。

為解天京之圍,李秀成於1858年3月底請命出京,途經蕪湖,與其弟李世賢商定,“一人敵南岸,一人敵北岸”。不久,李秀成自率部將陳坤書等五千餘人,分別由蕪湖和東梁山渡過長江,齊集含山,於5月8日再克安徽和州(今和縣)。

由於天京被圍日緊,南郊板橋、大勝關已被敵攻陷,七橋甕、印子山、雨花臺也處於敵軍的直接威脅之下。李秀成日夜焦慮,在全椒加緊操練部隊,準備先掃清江浦、浦口之敵,以安定天京人心。

6月5日,他率兵五千餘人自全椒進扎江浦大劉村,擬取道橋林進攻江浦、浦口。

次日,江北大營統帥德興阿督軍萬餘進攻大劉村。時適大雨滂沱,太平軍疏於戒備,以致寡不敵眾,初戰失利,損失千餘人,新舊營壘十三座盡失。這使李秀成意識到,單憑一軍之力,難解天京之圍,於是行文各路將領,約定在安徽樅陽舉行會議,共商救京辦法……

第388章戰火紛飛

8月上旬,李秀成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將領於樅陽商定:先由陳玉成、李世賢等率部攻擊安徽廬州(今合肥市),將強敵安徽清軍拖住不得出城。

然後由吳如孝率部在廬州東北一帶活動,牽制勝保所部清軍,陳玉成則率主力速進滁州東南的烏衣鎮一帶,會同李秀成部合力攻取江北大營。

1858年8月11日,陳玉成、李世賢、吳如孝三部聯合行動,由舒城三河鎮向廬州逼進,十來萬大軍浩浩蕩蕩氣勢好不雄壯。

當時,廬州城有安徽巡撫張亮基親自坐鎮,廬州城內有正果清軍上萬,由總兵吳圖勾督率駐守,另由新任安徽布政使李孟群帶民勇萬人駐守南郊。

8月23日晨,太平軍兩萬餘人從西、南兩個方向直逼城垣。城外鄉勇未及交鋒,即紛紛驚潰(李孟群部西逃六安)。當天中午太平軍即兵圍廬州城。

對上過萬安徽清軍,兩萬太平軍前鋒部隊沒討到好去,藉著大勝城外鄉勇之機猛攻了一陣城防堅固的廬州,最後扔下兩千多具屍體無奈頓兵城下。

太平軍兵圍廬州,清廷上下為之震動。

儘管安徽清軍並沒向朝廷求援,但咸豐帝還是立即任命勝保為欽差大臣,臨時督辦安徽軍務,所有皖境各軍均歸其臨時節制。

同時,諭令湖廣總督官文從沿長江東下的鄂軍中分派勁旅,赴援廬州;諭令德興阿從江北大營中酌撥馬步官兵,前往廬州“協剿”,清廷更是嚴令勝保及各路將領務必解救廬州之圍。

當時吳可正率軍跟英法聯軍僵持於天津,一時抽得不身只得任由朝廷這般瞎折騰,反正只要他這位主將不出岔子,安徽清也出不了事。

“朝廷太過心急了!”

桂良在天津一待就是大半年時間,早就明瞭鄉勇隊的戰鬥力有多強悍,知道與之同出一系的安徽清軍實力也差不多哪去,所以對朝廷如此慌慌張張的舉動很有些看不過眼。

“是啊,廬州方面可沒向朝廷求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