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東都和河北保持進攻的態勢,隨時準備出兵這兩個地方。
理所當然,李世民一開始的建議,李淵也並沒有忘記,同時派出了竇軌和溫大雅出使東都與河北。。。。。。。
東都。
王世充發動兵變誅殺了政敵元文都和盧楚之後,段達以及皇甫無逸等人紛紛向他效忠,由此王世充與李淵一樣,完全控制了東都的軍政大權,皇泰主楊侗徹底變成傀儡。
值此亂世,只要手中有兵,即便是王世充這個胡兒,也能成為東都第一人。
有奶便是娘,王世充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也像李淵一樣廣施仁政,對士卒們多有賞賜;這使得東都計程車卒只知又王世充,而不知有皇泰主。
東都長期被瓦崗軍圍困,缺少糧食,上次招降了李密之後,皇泰主提出讓李密支援糧食的提議讓李密打了個太極,理多沒理就擋了回去。
東都少食,瓦崗軍卻缺衣,翟讓擊退了宇文化及之後,顯然不能用糧食來欣賞,於是開始與東都用糧食和布匹為貨幣開始互市。
表面上看,這個交易是個雙贏地局面。
翟讓有了金銀財帛之後,就可以賞賜部屬,安撫他們地情緒;而王世充得到了糧食,他的軍隊就能吃飽飯,東都的民心也能得到暫時地穩定。
實際上吃虧的當然是瓦崗軍一方,畢竟東都有了糧食之後也就可以暫時緩氣了。
如今的瓦崗軍是歷史上最為虛弱地時候,同樣也需要緩口氣,但相對來說雙方交易對瓦崗軍是十分不利的。
王世充清楚不能寄厚望於這種交易,要想生存只能寄希望一戰定乾坤,靠武力來解決問題。
瓦崗軍不需要集重兵來攻東都,而只要掃蕩東都周邊斷絕東都和外界的聯絡,缺乏糧食的東都只能不戰而降。
因為看清楚這一點,王世充毅然決然地準備對瓦崗軍發起最後一擊。
507基情四射
與宇文化及對待瓦崗軍一樣,王世充這次進攻也可以看成是“一波流”,如果交戰勝利的話,前途將會一片光明;如果交戰失敗,東都也就完了。。。。。。
這次進軍,王世充挑選的全是精銳悍卒,步卒兩萬,騎兵兩千,這已經是他全部的家當了。
由於屢次敗在瓦崗軍手中,王世充的部隊全軍上下都對瓦崗軍打為畏懼,他們知曉要與瓦崗軍交戰後,頓時惶恐起來。
因為擔心軍心渙散,王世充想了一個辦法。
王世充搞了一場巫術表演,他讓左軍衛士張永通謊稱三次夢到周公,周公在夢中對張永通說,大軍應該出東都,攻擊瓦崗軍,此戰天神庇佑,必勝。
王世充蓋了一個周公廟,讓東都當地有名的巫師在廟中做法,然後向士兵們傳達周公的指示,說是若再不出兵,老天爺將在軍中降下瘟疫,將士們全都會死光。
在這個時代,在普通人大多一字不識的大環境下,裝神弄鬼是大有市場的。
聽信了巫師之言,王世充的部下紛紛要求請戰,他也就順水推舟地選擇黃道吉日從東都出兵,前往偃師攻擊瓦崗軍的大營。
這一日陰雨綿綿,使得這次出征頗有幾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味道。
王世充的出兵非常隱秘,瓦崗留在東都的斥候得到這個訊息時,大軍已經離開東都半日有餘了。
翟讓得到斥候傳來的訊息時,東都軍已經逼近了偃師。
王世充一直如縮頭烏龜一般窩在東都,瓦崗軍實在鬱悶已及,對於他能夠主動出兵尋求決戰,翟讓應該高興才對的。
問題是,此前與宇文化及一戰之後,瓦崗軍的精銳士卒和馬匹都死傷慘重,雖然如今瓦崗軍的數量還有近十萬人,但真正能夠作戰的兵力實在沒有多少了。
聽到王世充出兵瓦崗時,老將裴仁基當即建議道,“王世充如今率領東都軍空巢而出,東都必然空虛,咱們可以分兵把守王世充軍隊要經過的要道,使他不能再向東前進,另挑選三萬精銳沿河向西進逼東都。王世充若是回軍,我方就按兵不動;他若再次出軍,我方就再逼東都。這樣,我方還有富餘的力量,對方疲於奔命,肯定能打敗他!”
裴仁基如今的提議,靈感正是來源於李密上次與宇文化及軍的對峙,這個策略對付王世充顯然同樣有效。
李密也覺得這個策略不錯,點了點頭道,“你這個辦法很好,我們剛剛打過一場硬仗,如今和王世充這些休息了幾個月的人來打實在是吃力不討好。我們只要利用城池堅守,保持力量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