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現,韋挺選擇讓盾兵們樹起了盾牌,也因為如此,他們的攻擊變得可有可無。
高雅賢計程車卒幾乎是韋挺的兩倍,使用硬弩壓制住韋挺的進攻後,他的花樣也多了起來,甚至命人從後方運來了十幾輛投石車。
在狹小的空間裡面對投石車的攻擊,韋挺顯然是無解的,人員的傷亡倒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可對士氣的打擊卻是要命的。
韋挺計程車卒們面對投石車和硬弩束手無策之後,高雅賢終於對眼前的山坡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高雅賢派出兩千步卒,他們一手持盾一手持槍,排著整齊的步伐緩緩向山坡上衝去。
前方的壓迫,使得那些膽氣不足的幽州軍選擇脫離戰陣,朝後方潰逃;韋挺似乎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不得已之下只好令親衛們對這些逃兵一一擊殺。
殺雞儆猴之餘,剩餘的幽州軍只得握緊武器與對面的敵人搏殺,尋求生存之道。
這種狀態下,韋挺的右翼部隊想要堅持到其他兩路大軍傳來勝利的訊息再進行最後的反攻,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如韋挺所想,幽州軍的左翼在這個戰場上顯然是無敵的存在。
因為薛萬徹率領輕騎兵的緣故,燕雲十八騎無法湊齊,可就算只有十七騎那又如何?薛萬均的身後,是燕雲十八騎的十六人,更後面則是一千九百多重騎兵。
在中軍傳來受滯的訊息後,薛萬均終於高舉長槍,一聲令下,“加速,出!”
燕雲十八騎中的十七人衝在最前方,他們身後的兩千重騎則以扇形展開,向地方的左翼部隊衝去。
薛萬均前方的敵人是竇建德的小舅子曹旦率領的萬人步卒,他們與高雅賢一樣,目的都只是為了防禦幽州軍從兩方衝到中軍。
竇建德把進攻的主力放在了中軍,同樣假想羅藝的進攻主力放在中軍。
步卒面對重騎,結果是可以想象的,否則為何用十倍百倍的資源來訓練重騎呢?更何況燕雲十八騎也在其中,雖然他們不完整,但對付曹旦率領的一萬步卒綽綽有餘!
只是看著薛萬均他們從樹林裡繞出來發起衝鋒,曹旦便第一時間想到了逃跑。
要不是因為竇建德在戰前百般強調紀律,以他的性子早就偷偷開溜了。
可現在,曹旦只能硬著頭皮選擇戰鬥,然後去死。
490蘇遊蘇烈
韋挺和高雅賢在右翼搶奪陣地,薛萬均則在左翼帶領重騎一舉擊潰曹旦的萬人隊。
相對於兩翼激烈的廝殺,羅藝親自率領的中路大軍看起來實在是太平靜了。
在中路的第一次交鋒中,薛萬徹以經典的遊騎戰術破了敵方的步兵先鋒陣,由於戰術上的失誤,他的隊伍很快受到了蘇烈的突襲。
此後薛萬徹和蘇烈的騎兵隊都退到了一邊等待時機,雙方以步兵形成對峙,卻是誰也沒有首先發起衝鋒的態勢。
蘇烈率領的先鋒軍共有萬人,包括三千騎兵和七千步卒;在第一次與羅藝先鋒軍的接觸中,他直接損失了最精銳的一千多步卒和一百多騎兵,如今剩下的步卒基本上只能打順風仗,所以他此時不敢輕易發起衝擊。
羅藝沒有動的最根本原因,則是因為他佈置在中軍的一萬多人也都沒什麼戰鬥力,這些人大多也只擅長於打順風仗。
羅藝現在最在意的顯然是左翼部隊薛萬均的戰報,可令他感覺意外的是,他第一個得到的竟然是有關蘇遊的訊息。
——蘇遊的船隊逆流而上,只需要一個時辰就能達到戰場了!
羅藝沒有親眼見過蘇遊的作戰方式,但韋挺王珪等人總算是見識過的,羅藝半信半疑於他們的描述,但他對蘇遊大軍的戰鬥力總算是有清醒認識的。
蘇遊和羅藝如今還是戰略伙伴關係,所以蘇遊的到來的的確確是個好訊息。
羅藝甚至有些後悔,後悔自己主動要求與竇建德在今日決戰,要不然等到蘇遊前來的話,他們的聯軍又豈會把竇建德放在眼裡?
得到了蘇遊即將到來的訊息,羅藝如今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繼續僵持下去。
蘇遊的船隊沿著海河進入永濟渠,再由永濟渠進入桑乾河,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顯然也瞞不住竇建德。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竇建德也意識到羅藝的援軍來了,他顯然對一百艘大船沒有具體的概念;但這無礙於他的腦洞,在他的印象中,這些船至少也能載三五萬人。。。。。。。
蘇遊的存在是年後才傳入中原的,即便竇建德從他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