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原理,多麼奇妙啊,島國人為“柔術”找到了用“力學”解釋的理論基礎,所以“柔術”變成了“柔道”,而沒有理論基礎的中國武術,只好變成了“舞術”。
蘇遊正一邊傻笑著想“力學”,一邊機械似的切著蔬菜,白綠相間的細絲如同藝術品一般在他刀下堆成了一堆,尚德看著躍躍欲試,又怕切了手,只跟蘇遊說道,“看菜的樣式,聞菜的香味,都是極好的,味道必然也好罷。”可惜自己級別不夠,這個時候都沒嘗菜人的口福,說著也有些唏噓。
“那是,做菜當然要講究色香味,一看一聞,已覺秀色可餐,吃著才有食慾呢。”蘇遊用後世很簡單的理論跟這孩子擺呼,後者用以往的經驗加以驗證,點頭不已。
“先生會做好些菜吧?”青荇在一旁也湊上了熱鬧。
“你猜呢?——那,我說說,你聽聽?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巴…燒花鴨。。燒稚雞…燒子鵝……”說也奇怪,以前蘇遊試圖背這《報菜名》,老是背不下多少就卡殼了,今天卻一口氣說了六七十道菜,聲音由慢而快,陝西音中又夾了京腔,雖然聲音不大,卻在廚房裡如同平靜的水塘裡投下了石子,一幫小廚和打下手的都看著蘇遊,似乎是看到了難得一見的怪物一般。
但畢竟,這些菜裡邊還包括了動物下水什麼的,可是古時候殺豬宰羊,動物內臟都不算食材,而幾乎全是去皮開膛,——這樣弄乾淨以後,謂之“**”。後來許多武俠小說中寫道“床上上躺著一具幾近完美的**”(用來形容床上的少女)——開膛去掉內臟的少女很好看嗎?
蘇遊又想到了有關唐朝李紳的傳說,這廝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名叫《鋤禾》。後來他考中進士,從國子助教起,官至宰相,被封趙國公。
李紳發達以後,豪奢極欲,他愛吃雞舌,每餐耗費活雞三百多隻,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當然,這個傳說又扯到了明朝宰相張居正身上,且不管是不是無恥文人往這些“偉光正”的大人物身上潑髒水;至少蘇遊可以從中發現,古人的嘴還是極為刁鑽的,或者說,道德君子最終也敗在了美食之下,真正應了那句“食色,性也”一語。
“幹什麼啊,你們一個個的,我是說,上面說的,我都不會。我就會做個魚,做個紫瓜罷了。”尚德再次領教了蘇遊的“吃了吐”。
“至於你們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蘇遊嘟囔著,其實他自己都有些不相信自己了,誰讓自己一衝動,竟就此耍了寶呢?莫要得意忘形啊,君子要慎言慎行啊,蘇遊勸誡著自己,無奈地笑了笑。
菜很快做好了,只有三道。——“清蒸鯽魚”和“魚香茄子”、“上湯菜心”。
前面兩道菜自不必細說,這最後一道“上湯菜心”,是取菜心最嫩的一段,用上湯浸熟,上碟擺成一把扇形,再打上薄芡就行,這道菜還有個美名叫“青蔬扇影”。
蘇遊戰戰兢兢地去正廳呈菜的時,又不免偷偷觀察宮廷的禮儀,而後越發覺得自己與他們的差距之遠。。。。。。
006夢醒時分
楊二特意讓蘇遊說了菜的做法,當然,他忍住了問後者“為什麼魚香紫瓜裡沒有魚”這個問題,看著對面的大哥大嫂像是要把舌頭都咬下來的神態,他的內心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滿足,蘇遊就像是他手中的玩具,是免不了要向哥哥炫耀的,只是想著要獻給皇祖父的“南海紫瓜”最終卻為了炫耀而被消滅之後,又有些後悔。
“阿孩,卻不知你這大廚在何處所得?如何稱呼?能否借給愚兄幾天?”楊二一直疏忽了問蘇遊名姓,此時楊昭卻看出了蘇遊的好,當然,也還是衝著蘇遊的廚藝而來的。
楊二此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卻把問題拋給了蘇遊,對蘇遊點了點頭。
對於楊昭,蘇遊還是有一些記憶的,楊昭算是個悲劇帝,爺爺不疼爸爸不愛的,雖然後來當上了楊廣的太子,卻不到一年,就因來往於大興洛陽太頻繁而中暑死去了,各種史書無一例外地記載著這個因胖而死的太子,額,一個死胖子!
當然,這個死胖子得了個“元德”的諡號,史稱元德太子;他的兒子則分別被李淵王世充等扶成了傀儡皇帝。
“自己這隻小蝴蝶,能否改變這平行空間的風向呢?”蘇遊猶豫了幾秒,還是下定了決心。
“回殿下,在下蘇遊,字……橫波,從南海而來,因祖先是流人,固一無所長,且志氣消沉,好美食,所以學會了做這紫瓜了。”蘇遊報了自己的名字,又想著冒充文人士子,須是有字的,一時腦海中突然冒出了“顧橫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