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做得更好。”
“梁書記,我們不想聽大道理,只要求你們縣上領導早日答應條件,解決問題。”有人大聲道。
“哪天答應條件,我們就哪天覆教!”沙岩冷冷地說道。他一口喝乾了茶杯。
“我來說兩句吧!”縣長尹德發清清嗓子,拉開了作報告的架式。
?!…………
第十七章(7)
尹德發四十掛零,本地人氏。據說此人文革前一直在縣委機關燒開水。文革中,他積極參加造反派舉義旗造反。由於當時派性對立,矛盾相當尖銳,武鬥連連,尹德發態度模稜兩可,不偏不倚。因為自己站得高,看得遠,心明眼亮,大風大浪不迷航,才得以保全革命氣節和階級覺悟(他自己的話)。因而他輕而易舉地在三結合中成了最年輕的縣委常委;粉碎“四人幫”那會兒,他一改以往處事模稜兩可的習慣,旗幟鮮明,態度明朗,堅決與“四人幫”劃清界線,一躍成了揭批“四人幫”及其死黨的先進分子,成了與文革勢不兩立,深惡痛絕的風潮人物。他在一封洋洋萬言的檢舉信中,將縣內一些多少在文革中犯有打砸搶罪行,有些甚至疑有血債的領導人物,一夜間打入了十八層地獄!於是,他尹德發從此開始走紅。他在神秘地消失了兩年而又重新露面後,終於爬上了垂涎已久的縣長寶座,成了東江縣人民的父母青天大人。並且,他還帶回了一頂某學院成教系政治專業畢業生的桂冠。他由原先的初中畢業一躍而成了本科學歷!中國多了一位大學生,這在本科文憑還那樣吃香的年代,確乎是一件不尋常的事兒!他在以後的縣長寶座上,到底幹出了多少顯赫的政績,人們大多不予正面評價。就連梅蘭這樣一位在東江干了許多年的人,都不大願多管閒事。畢竟,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