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爺!”
誠嘉十九年風調雨,黃河以南兩季、黃河以北一季都大豐收,一直空空的國庫終於有了庫存,秋收後,正五品觀察使夏琰升為正三品轉運使,真正意義上從武階官品轉為文臣官品。
如果說以前誠嘉帝讓正五品觀察使夏琰辦十路之事,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話,那麼轉運使這一職就完全為其正名了。
為何說為其正名,我們先來說說什麼叫觀察史,它為何是武官官階,什麼又叫轉運使?
觀察使,是皇帝不定期派出的使者以監察州縣,它有個發展過程,在這裡我們就不細說了,它僅次於節度使,而它其下的官職分別是防禦使、團練使、主管軍事之職。
夏琰最先是由誠嘉帝派出去辦淮鹽案的,他出生禁軍,但又不像宗室的趙之儀直接統領龍行衛,也不知道誠嘉帝出於何目的,讓禁軍身份的夏琰辦淮鹽案,既然讓夏琰出來辦淮鹽案,那麼必然要給他配上合適的身份,觀察使無疑是最合適的,雖說這一職側重監督地方軍事,可是大陳朝開朝一百多年了,早以無內仗,那隻能監督其他事宜了。
讓誠嘉帝沒有想到是夏琰的能力如此卓著,年紀輕輕竟如此沉穩幹練,解決了他眾多棘手之事,不僅如此,他還不倚寵恃驕,仍然一步一個腳印,真是不可多得能臣干將。
說完觀察使,我們再來說轉運使,原本是各路或數路的水陸轉運使,它除掌握一路或數路稅賦外,還兼考察官吏、清點刑獄等職責。大陳朝元隆(誠嘉帝的父親)年間,轉運使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權力過大、過於集中,竟讓中央三省六部難以掌控,這讓誠嘉帝不得不考慮分解掉它的權力,於是就有開篇時童玉錦失口說出的提刑司,那時提刑司才剛剛提出來,還沒有落實,民間小民居然知道,著實讓夏琰驚訝不以,不過現在他終於知道童玉錦為何知道這事了,因為她是小鬼呀,或許是一隻未來的小鬼,哈哈,扯完了,我們就是論事,這兩年,誠嘉帝一直在完善提刑司,不過這個不是重點,我們暫且放一邊。
夏琰的官品雖連升四級,但對於他來說,沒多少實質性的改變,最多是名正言順了。
為何?
因為他一直在做轉運使之事呀,十路之事,那樣不管,大到軍事部署,小到莊稼收割,早就行轉運使之實了。
京城某處瓦肆勾欄之內
幾位王爺坐在一起鬥茶,看相撲,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升官的夏琰,三王爺嘆道,“升官就意味著發財,開國公府又發財了。”
另一個王爺說道:“真是邪門,春天他幕僚搞了那麼大一件事,怎麼就聲音了?”
三王爺“說是什麼幫派造謠,所以沒聲音了。”
“聖上也信了”
“不信能升他的官”三王爺高抬著眉叫道。
“他這官升不升有什麼意思,早就行之實了。”
“說得也是,他娘佬子的,這小子運道怎麼還是這麼好。”
某個王爺說道:“我倒是聽人說了,說夏琰這小子運道好,完全是因為娶了個旺夫女人。”
三王爺不信的問道:“旺夫?”
“是啊,聽說是明月和明空兩人一起合的婚,天作之合,要多好有多好”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我還聽人說了,說夏琰和他婆娘七、八年前就認識了!”
三王爺想了一下說道:“七、八年前不就是夏琰那小子出京辦淮鹽案的時候嗎”
“是啊,就是那時。”
“真有這種神乎玄乎之事?”
“反正旺夫命我是肯定信的,遇到旺夫的,那男人要是經商,必發大財,要是做官,必官運亨通。”
“還真有。”
三王爺見老二晉王一直沒有開口說話,問道:“二哥,你怎麼不說話?”
“我想起老九說過的話。”
“什麼話?”
“曾有個丫頭說夏琰的妻子有點邪門,有術運。”
“啊,真的假的”一聽到鬼神之事,幾個王爺都好奇的問道為。
老二晉王說道:“我也是聽老九說的。”
“要不要派人去祖制問問老九?”
晉王嘆道:“算了吧,這種事能信多少,還是看夏琰要幹什麼吧。”
“他又幹什麼?”
三王爺回道:“聽說,他管的十路今年稅賦交得最多還不滿意,竟辦了不少官員”
“他那一路上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