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嘆,知自己媳婦說的是實情,“我知道,皇祖母的性子不是一天兩天,老五媳婦更是半點兒虧不吃的。”說起來就叫人愁的慌。
幾位皇子府,哪怕東宮,說起慈恩宮來也要愁一愁的,唯有一家,既不愁也不氣,說起來只有高興的,就是皇長子了。皇長子聽說此事後大笑三聲,道,“皇祖母聖明啊,老五媳婦這回可吃癟了吧。看來還是有人能制住這婆娘的,老五也是,有空去捧老二的臭腳,倒不如好生琢磨著多生幾個兒子才是正經,這都成親幾年了……”
皇長子還要再說,冷不丁瞧見崔氏的臉都黑了,皇長子這才想起來媳婦也是沒生出兒子來的,皇長子忙道,“咱家已是兒女雙全,我是說老五家,連個丫頭都沒有。”
於是,崔氏的臉更黑了,她只生了兩個丫頭!崔氏當天惱的沒讓皇長子進屋,皇長子樂呵樂呵的自己去書房過了一宿。崔氏氣得頭疼。
倒是胡太后,人非但昏饋,膽子也小,文康長公主還想第二天進宮跟她娘說說道理呢,結果,她娘先病了。文康長公主只得留在宮裡侍疾,她娘還說呢,“昨兒晚不知怎地,殿里門關的嚴實呢,忽就一陣陰風。”想叫法師進宮作法驅邪。
文康長公主安慰她娘一回,又想著,眼瞅著東宮冊立大典就到了,不好大張旗鼓的叫法師來驅邪的,與穆元帝商量後,宣天祈寺方丈進宮來同太后說一說佛法倒是可以的。待天祈寺方丈把胡太后哄住了,文康長公主方有時間把那天晚宴的事與她哥說一說,文康長公主揉著胸口道,“這事我不說,怕是沒人會同皇兄說的。饒是說老五媳婦牙尖嘴利,母后也有些不分裡外了。真是氣死我了。就是給老五媳婦難看,她老人家也不分個場合。”饒是文康長公主再怎麼偏著自己個兒親孃,也得說她娘簡直沒有半點兒政治素養了。看一看謝莫如說的話,再對比她娘說的話,就知道什麼是天差地別了。
“朕知道了。”穆元帝道,“你好生陪伴母后幾天,勿必讓母后在東宮大典前好起來,還有太子妃冊封禮呢。”宮裡沒皇后,也得太后做個擺設方好。
胡太后病的本就不重,且多是心病,文康長公主應了。
穆元帝又召來五皇子,道,“靖江王多年未回帝都,他是世祖皇后親子,原想此次他來了好叫他去祭一祭世祖皇后的,可惜臨來又病了。好在世子到了,東宮大典後準備一下靖江世子祭世祖皇后陵的東西。”覺著謝莫如這主意不錯。
五皇子道,“兒子正想跟父皇說呢,父皇也知道了吧,皇祖母允了兒子媳婦祭輔聖公主,兒子想著,輔聖公主已無後人在世,兒子媳婦雖是做外孫女的,祭一祭輔聖公主也是情理之中。還有兒子岳母,也是歸葬輔聖公主身畔,兒子想著,也一道祭一祭岳母。以前都是在廟裡做法事,還沒親祭過呢。”
穆元帝沉默半晌方道,“一併去欽天監擇個日子,靖江王世子畢竟是祭世祖皇后,讓他在前吧,你們在後。”
五皇子應了,卻是沒走,磨菇一會兒,剛要開口,穆元帝擺擺手,“行了,朕知道你要說什麼,下去吧。太后病了,你也不要說了。”
五皇子道,“兒子是想著,宮裡再有宴會,就別叫兒子媳婦去了。她是個安靜人,不大愛飲宴。”惹不起,還躲不起麼。
“朕心裡有數。”打發五皇子下去了。
五皇子不知道,他皇爹也苦惱著呢,五皇子無非是覺著媳婦受了委屈,替媳婦不平罷了,穆元帝則是苦惱於宮中無後,他娘又擔不起一國之母的責任,不要說替他籠絡個把人了,平平安安辦個家宴都不成。穆元帝乾脆不令誥命進宮請安了,平日間諸妃之母願意進宮則罷,畢竟閨女都押給穆元帝做小老婆了,進宮倘胡太后有何不妥,估計誥命們也就忍了。至於如安夫人這等,以後還是不要再見太后的好。宮宴什麼的,更是能省則省。還有老五媳婦,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再讓她進宮與胡太后共處一室。
倘如此再不得太平,穆元帝也沒法子了。
☆、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
胡太后大安時,東宮冊封的正日子也到了,冊封那一日,五皇子謝莫如凌晨既起,按品階大妝了進宮參加冊封禮。二皇子二皇子妃這一對乾脆一宿沒睡,二皇子妃早上心裡就唸佛,她的冊封禮在後宮,所以千萬祈禱今天胡太后可別撒癔症,再找謝莫如的不是,菩薩保佑,平安度過方好。
夫妻二人收拾妥當,到了時辰,二皇子先去昭德殿拜見父親。
二皇子妃暫在東宮。
另一行,五皇子夫婦到了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