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部分

代替,那就只能自己走出去了。

比武大會啥樣呢?別急,馬上就見識到了。弗雷德里希二世帶來的好訊息是不用去巴黎就能見到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壞訊息是教皇和路易在一起,他們正在韋爾農觀看年度最大的騎士比武大會,再往前走一里格左右就到了。

“教皇!他來幹嗎?……哦,我知道了,他是來和路易密謀如何對付你的。嘿嘿嘿,威廉,你攤上大事兒了。要不我們回去吧,我不太想看比武大會。”洪濤一聽教皇也在,立馬打起了退堂鼓。他不想去冒這個險,萬一路易真的和教皇達成了某種共識,連皇帝帶自己一起抓了,皇帝他們不敢處死,自己這個異教徒分分鐘完蛋啊!

“我是皇帝,到了法蘭西我一樣也是皇帝,你可以逃我不成。不過你也不用怕,來參加比武大會的還有很多各地貴族,教皇和路易對我只能以禮相待,就算之前我把他的王后殺了,現在他也不能動我。走吧,公爵大人,膽子太小可不符合你的名頭,你現在是魔鬼的代言人。你說如果我和教皇和解,把你交給教皇,他會不會在羅馬燒死你?”弗雷德里希二世一把抓住了洪濤的馬韁,生怕洪濤扭頭就跑,但嘴裡卻還在使勁兒嚇唬人。

“切,那我就把你在我船艙裡乾的事兒全揭發出來,而且人證物證都有,咱倆誰也別好受!”洪濤確實不想去湊這個熱鬧,但他也明白,皇帝肯定是不會掉頭就走的,說不定諾曼底公爵的管家早就派人通知公爵或者路易國王,皇帝來了,在這種情況下退縮,還不如直接自殺得了,太丟人,沒法混下去了,會被貴族們嘲笑的。既然皇帝敢上自己的船去北海探險,那自己也只能冒冒風險了,和這些人精打交道,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啊。

騎士比武大會的歷史有上百年了,它的起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教會的推動。基督教反對一切以掠奪財物為目的的戰鬥,它提倡“上帝的和平”和“神命休戰”精神,不光私人鬥毆是罪惡,封建主之間的戰爭也被嚴格限制。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歐洲和中國古代的不同點,在中國只有一個皇權,但是在歐洲是兩個皇帝,有時候他們之間的主張是互相矛盾的,所以會相互制約,也是一種平衡。在教權還沒衰落的中世紀,歐洲各國大規模的戰爭很少,改朝換代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戰爭,而是因為家族沒有男性繼承人了。

“我將不攻擊沒有武裝的教士和修士;我將不攻擊農夫、農婦和商人,不偷盜他們的錢財,不扣押他們換取贖金;我將不焚燒房屋,除非發現有敵方的武裝騎士或者貴族在屋內。我將不砍斷或者拔掉他人的葡萄;我將不攻擊沒有丈夫陪伴旅遊的貴族婦女。從大齋節開始到復活節結束,我將不攻擊沒有武裝的騎士,不劫掠他的財務。”

這是一段中世紀騎士和貴族向教會發的誓言,在普遍把誓言視為自己生命的中世紀歐洲,一旦向上帝發過這種誓言,基本沒人會去違反。因為他們堅信上帝的存在,即便是像弗雷德里希二世這樣反叛教會的皇帝,也不敢去否定上帝本身,他只是不滿教會編瞎話騙人。

二百三十九章教皇

但是不讓打仗、不讓私人鬥毆,以武力見長的騎士們就失業啦,總不能天天去搞十字軍東征吧,他們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強大、英勇和騎士精神呢?於是騎士、貴族和教會共同弄了一個騎士比武大會,讓這些渾身都是勁兒的閒人有個發洩的渠道。

在十一世紀和十二世紀的時候騎士比武大會就和打仗沒啥區別,騎士們被分成兩撥,穿著盔甲騎著馬拿著武器衝到一起廝殺。在旁邊還用繩子圍出一塊空地叫做安全區,騎士們可以進入安全區修理盔甲、處理戰俘、收取贖金啥的,旁邊就是一群貴族老爺和老孃們起勁兒的吆喝,場面有點像羅馬的鬥獸場。

這種比武大會的死傷也挺嚴重,教會又看不下去了,不斷的進行干預,於是經過上百年的演化,到十三世紀的時候,騎士比武大會就演變成一種類似運動會的模式了。分成騎術、騎槍、劍術和摔跤幾個專案,不許再衝到一起亂戰,都是一對一的公平對決,原則上不許私人仇殺,死傷率就比較少了。

“你不是說你會東方武術嗎?卡爾也說你很能打架,要不要去報名參加摔跤,如果勝利了,可以把戰敗者當戰俘收取很多贖金。”弗雷德里希二世一邊走一邊和洪濤講了講騎士比武大會的歷史和現在,還鼓動洪濤也上場去亮亮相。

“不去!我不缺錢!”洪濤清楚這位無良的皇帝想幹嘛,他想看自己笑話,也就是說他不太相信自己會什麼武術。

“還能收穫很多貴婦的青睞,既然教皇都來了,恐怕整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