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尋求安全感。將他的行為與擔任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的李·艾科卡相比,儘管後者的公司陷入千孔百瘡的危機,財政上有馬上崩潰的危險,但他卻並沒有退縮、沒有與外界隔絕,沒有獨自一人呆在陰暗的屋子裡,忍受著越來越嚴重的危機,而是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昂首挺胸地走進公眾視野,積極地遊說、組織華爾街銷售區和華盛頓銷售區的買主,並與他們談判,向他們推銷,從而使公司的經營狀況有了根本好轉。

當受到孤獨的誘惑時,你必須以活力取而代之。我經常想起薩爾瓦多·達利作為禮物送給我的那幅神奇的畫作,他在畫上把心理控制術描繪成一艘目標堅定的船隻,下決心朝著光明之處行駛,而不是躲在某個雖然陰暗但看似更加安全的港灣裡。儘管在黑暗中原地不動不會戳到腳趾,但你呆在當場卻躲不過一棟起火的大樓、得不到冰箱裡新鮮的飲料;呆在黑暗的地方不動也許安全,但不會有任何成就。我們必須走出孤獨,與外界交往,哪怕存在受到批評的風險,也要勇敢面對,去尋求機遇、得到提高。

猶疑

哲學家艾爾伯特·哈伯德說:“一個人所能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害怕再犯一個錯誤。”

猶疑是一種避免錯誤、逃避責任感的方式。它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之上,即如果什麼決定也不作,那麼就不會出現任何錯誤和問題。對於總想把自己想得完美無缺的人來說,犯錯誤會帶來難以言狀的恐懼,因為他從來沒有錯過,無論幹什麼都十全十美。如果犯了錯,他所描繪的完美、無所不能的自我就會分崩離析。因此,決策就會成為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

因此,一種方法就是儘可能多地避免決策、儘可能久地推遲決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隨手拉一個替罪羊以嫁禍於人。這後一種人也作決策,但在決策時很草率、很倉促,而且以操之過急而出名。作決策根本不會給她帶來任何問題。她是無可挑剔的,她無論如何是不會犯錯的。因此,又何必考慮事實和後果呢?當決策的結果適得其反時,她仍然能保持這種虛偽的面紗,其手段就是說服自己相信所有的錯都是別人的錯。

不難看出為什麼這兩種人都會走向失敗。後者由於行為衝動、欠考慮而總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前者則由於根本不去行動而陷入困境。換言之,想透過“猶疑的方式”保持不犯錯是做不到的。

沒有誰任何時候都對——我們應該懂得,一個人不必在任何時候都100%正確。我們是透過行動、出錯、糾正錯誤這一過程前進的,這是萬物的本質所在。制導魚雷是透過出現一連串錯誤、然後不斷調整攻擊路線,從而與目標接觸並摧毀目標的。如果你無動於衷,就沒有路線可以糾正,因為你無法改變或糾正“虛無”。你必須思考形勢中的已知事實,推測採取各種不同行動措施可能產生的後果,選擇一個你覺得能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的措施,然後就義無反顧地照著去做。只有前進時,你才能糾正路線。

不妨想想如今一些最成功的演員。比如凱文·科斯特納。你還記得電影《水世界》嗎?還有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叫《喬與火山》。我們可以照著這個單子一直寫下去。每位奧斯卡金像獎獲得者、每一個好萊塢明星,在自己的履歷表中都至少有一部這樣的電影敗筆。

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在一切行業中,哪怕是最成功的人士,其“錯誤”的時候也要比“正確”的時候多。比如,當足球比賽教練、指揮或擔任橄欖球比賽的四分衛參賽。在大多數比賽中,最終的勝利者所踢過的比賽,其贏的次數也要比輸的次數少得多。再比如管理投資證券組合:“賣剩”的證券很可能多半會下跌而不是上揚,但是那些確實上揚了的證券獲得的收益,卻足以保證你能整體盈利。再比如石油鑽探,還有廣告業發展。

在多數情況下,勝利者肯定都不是常勝將軍!有時甚至勝率連一半都不到。

我曾見過一個企業家,他是我所遇到的企業家中最成功的一個。他曾在短短几年時間內購買了18種非常成功的新產品並向市場出售;38歲那年,他使自己的公司從白手起家發展到資產總值高達2億美元。他說,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在同一時期內還買了其他100種產品向市場出售,但這些產品都因慘淡經營而虧損。他是這樣描述自己成功的秘訣的:透過失敗取得進步更快。

郵購界的兩個傳奇人物是特德·尼古拉斯和約瑟夫·蘇格曼。特德·尼古拉斯賴以成名的可能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方法:由於採用整版廣告,他自行出版的圖書《怎樣在沒有律師的條件下創立你自己的公司》成為發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