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她回眸看見利箭來勢,驚駭之中,下意識地伸出手去。

註釋:(1)冠禮的三步儀式,以民俗禮儀的資料為參考。

★ 080 烏衣

年華突然聽見耳邊風聲勁急,心知有險,但由於身體懸空,前力已老,後力未發,縱使想要避開,也是有心無力。她回眸看見利箭來勢,驚駭之中,下意識地伸出手去。

“噌!”千鈞一髮之際,奪命飛箭被年華緊緊握住,森寒的箭簇離眉心不過一厘。

年華心中暗道一聲,好險!與此同時,她的腳也踏在了地面上。

眾人大驚,年華也驚,她望向飛箭射來的方向,但見一名滿臉絡腮鬍,穿著黑甲玄胄的中年武將,正搭弓扣弦對準了她。第三支翎箭扣在虎皮弓上,勢已蓄滿,卻未發出。

中年武將笑了,聲音粗啞如磨砂:“年主將果然好身手!”

年華凜然無畏,質問道,“閣下是什麼人?!”

中年武將收起弓箭,闊步走到年華跟前,單膝點地,垂首道:“末將河西上騎都尉蕭良,奉吾帝密旨,率領烏衣軍來玉京清肅李氏亂黨!”

蕭良?烏衣軍?這不是之前發動暴亂的亂軍嗎?怎麼亂軍反而成了帝軍,還來到玉京勤王?!年華心中驚疑,肅色道:“蕭都尉,你此言有何憑證?”

蕭良拿出一紙密函,讓副將呈給年華,道:“蕭太后與聖上母子情深,特借兵助帝,以定玉京之亂。”

年華接過,粗粗一瞥,確實是寧湛的手跡。她細細一讀,心中頓時驚駭。原來,之前的蕭氏叛亂,不過是一步迷棋。士族門閥之家,莫不常設幕府,多蓄家兵。財力雄厚,勢力龐大如河西蕭氏、陳留王氏、雲陽謝氏、雖是布衣之身,卻隱然有王侯之勢,他們坐擁的武裝力量向來為在位者所忌憚。

寧湛化忌憚為所用,他反借士族勢力對抗將軍黨羽。寧湛和蕭氏秘密定下了契約,烏衣軍叛亂不是為了反帝,而是為了將李元修的青龍騎牽絆在河西。那麼,李元修在冠禮之日發難,他能夠倚仗的武力軍就只有白虎、騎、玄武騎。如今,按寧湛的意願,年華號召舊部兵變,白虎、騎已經歸於王師。李元修剩下的只有玄武騎,和異邪道。

年華看完密函,心中百味陳雜。

田濟道:“年主將,今日多虧蕭都尉與烏衣軍及時出現,白虎、騎才能順利地肅清李賊黨羽。”

確實,白虎、騎是李元修最倚重的騎兵,他自然安排了許多親信在營中。效忠李元修的將士與投效年華的將士一半對一半,如果沒有這七萬烏衣軍及時出現,使局面出現壓倒性的優勢,白虎營之變不可能這麼順利。

勝利可喜,年華的心中卻是寒冷。烏衣軍叛亂髮生在去年十二月,難道在那時寧湛就已經知道李元修將在冠禮時叛亂,而做下了這樣的部署?他憑什麼知道李元修會在冠禮時叛亂?!而且,從在觀星樓要她奪取白虎營,到今天烏衣軍出現,寧湛與蕭氏密謀的一切,他自始至終一句話也沒有告訴她。他為什麼不告訴她?難道他不信任她?!

年華想起,從聖星宮剿匪回玉京的那一晚,她喝了很多酒。知道雲風白是聖浮教主,她覺得很悲傷,無關情愛,只是覺得很悲傷。因為,她失去了一個朋友。

寧湛看見年華的失落,神色也很悲傷。他的悲傷是因為疑忌,因為害怕。他對年華說:“如果有一天,他要殺我,你會站在哪一邊?”

年華沒有回答,她覺得不必回答。因為,她失去了一個朋友。

蕭良見年華面色冷肅,以為她是因為剛才他出箭相試而生氣,遂躬身道:“剛才,末將不過和年主將開一個玩笑而已,請年主將不要見怪。當務之急,必須阻止玄武騎入玉京,保護聖上的安全。時間緊迫,還請年主將盡快定奪。”

年華被蕭良的最後一句話驚醒,壓下了心中雜念,她淡淡一笑,道:“玩笑而已,本將怎會放在心上?烏衣軍有多少人?”

蕭良答道:“七萬。”

年華道:“白虎、騎能調遣的兵力是七萬,烏衣軍也有七萬,加起來十四萬。玄武騎卻有十六萬。情勢不容樂觀。”

蕭良道:“只要能撐到傍晚,還會有援兵。”

年華望了一眼蕭良,蕭良只是靜靜地笑著:“一切,都在聖上的掌控之中。”

年華也笑了,苦笑。她終於明白,原來操縱這場暴風雨的那隻手,不是蕭氏,不是李元修,不是異邪道,而是寧湛。可他,什麼都沒告訴她。

觀星樓,祭天台。

雲風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