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夫的背影發呆,聞言回答:“是啊,他也應該回來了,出去半年,也不知他的六藝有沒有進步。”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隨著御史出巡,學識若是不長,豈不是要笑掉人的大牙?只是不知道他在人情世故上有沒有長進。蘇郡和臨海郡這麼熱鬧,他總該得些訊息回來吧!”

我心裡一驚,醒過神來,看著晁視苦笑:“連醒源兄也疑心我了……醒源兄,你我同進同出,我做什麼事還能瞞得了你?蘇郡和臨海郡離安都足有萬里之遙,我哪裡有那麼長的手腳?”

晁視笑道:“這就是你敏感了,我怎麼可能疑心到你身上去?”

我嘆了口氣,不說話了。

“世神教雖然不是你創立的,但裡面的教義卻顯然與你的論著同出一源,也難怪付南音起疑。你少年得志,在朝中手握大權,在民間又聲名鵲起,有‘白衣卿相’之稱。以前只是因為你處事小心謹慎,才沒有人當面指責你。有世神教這樣招忌的事情在,你以後怕是不得清安了。”

我摸了摸胸前掛著的同心蠱,想想世神教的教義,心裡已然確定那必然是慧生弄出來的。除了和我一起生活四年,相依為命的慧生,別人也不能這麼清晰的把握我心裡的宗教理念,利用“神蹟拾遺”創出一教。她離開安都時雖然帶走的錢財不少,也可能有一批得她恩惠而願意追隨她的舊朝術士,但那些資本還是不足以讓她這麼短的時間裡將世神教做成現在這般聲勢。

可以種雙季的水稻種子傾我和尚書省之力也找不到,她卻又是從哪裡得來的?她現在身份敏感,安全也是個大問題,到底該怎麼辦才好?我左思右想,頭痛無比,吩咐車伕:“咱們暫時不回家,轉路去民報館。”

這報館晁視來得多,不經通報,熟門熟路領頭進了主編室。秦立中見我們來了一大幫子人,有些驚訝,客套一番,分賓主坐了,秦立中問道:“相君大駕光臨,可有要事?”

“我聽說民報最近申請在外地辦個分刊,專門報導地方新聞,可是真的?”

秦立中回答:“是真的,辦這分刊是由中昆五老按照新出來的《報刊管理條例》的規定,籌備齊全以後,向工部遞了報表的,這沒有什麼不對啊!”

中昆五老不願入朝任實官,受了太學院博士和御書房行走的虛銜,奉嘉凜之令率領門下弟子及耆老在太學院融合中昆西元兩地民俗,修訂民律。他們不閉門造車,卻四處走動頗讓我覺得欣慰。

“這我知道。我只是最近總找不到中昆五老,聽說他們整天泡在幾大報館裡查詢資料,這才來找你了。想讓你轉告中昆五老一聲,要辦好這分刊,修好民律,一定要在蘇郡和臨海郡二地長駐。近年的民俗,可能會有很大的轉變。”

秦立中愕然,想了想才道:“莫不是因為蘇郡的世神教一事?”

我點頭:“世神教在蘇郡發展得太快了!那是宗教信仰,官府不宜干涉。可如果讓它毫無制約的發展下去,我怕它會扭曲本性,愚弄百姓。所以我想借五老的威望坐鎮蘇郡,在那裡辦份報刊。”

第七十七章

“文化的用處,在於提醒人們思索,它應該是開放性的,啟人深思的。而不是凝固的,禁制的。所以在這本《雜學新說》出版的時候,某徵得太學院五老、六部侍中高雲歌、華石染先生、李琳李玉華公子等八位的同意,將他們對本文三十二章的批註都分列出來,與文同刊……”

“求學之要務,在於學以致用;治學之常態,在於知而後疑;”

小小念著念著,放下手裡的稿紙,問道:“這就是你為那《雜學新說》正式發刊寫的序?你不怕損害自己的威信嗎?”

“在這世上除了術數公式,沒有絕對的真理,任何學說都必須是開放性的,被人瞭解、鑽研、懷疑、探索、改進才能進步,否則它必將腐爛在小格子裡。有人對自己的學說‘知而後疑’,那是件喜事啊!為什麼要怕呢?”

我將小小弄亂的稿紙(www。kanshuba。org)看書吧好,笑道:“你還不是每天都在挑這裡面的刺嗎?我覺得這兩年你學識見長,不止是先生教得好,更是因為你知道反思。由此可見,人必須懂得反思自省,不拘一格才能學好。狗兒,這方面你要向小小學習。你們倆一起上學唸書,小小能提問把先生問得啞口無言,你卻能在先生向你提問的時候,氣得先生破口大罵。你底子比小小薄,我也不強求你,只是你也實在太讓人洩氣了,是先生的教學方法不對,還是你不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載)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