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部分

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生於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時代。作為與“倡優”、“妓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當時被視為勾欄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為他寫經作傳。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無名氏編著的不可靠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上寫:“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餘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本名彥端,江蘇興化人。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等,一切技術無不精通,35歲曾中進士,後棄官歸裡,閉門著述,與拜他為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蒐集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施耐庵於元延祐元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中舉人,至順二年登進士不久任浙江錢塘縣尹。不久任錢塘縣尹,因替窮人辯冤糾枉遭縣官的訓訴,遂辭官回家。元至正十三年,白駒場鹽民張士誠等十八名壯士率壯丁起義反元。張士誠敬其文韜武略,再三邀請他為軍幕,施耐庵抱著建造“王道樂所”的宏遠計劃欣然前往,為張士誠獻了許多攻城奪地的計策。後因張士誠居功自傲,獨斷專行,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施耐庵幾次諫勸,張士誠都不予採納,於是憤然離開平江,並作《秋江送別》套曲贈予同在張幕的魯淵、劉亮等人。此後,浪跡江湖,替人醫病解難。後入江陰祝塘財主徐騏家中坐館,除了教書以外,還與拜他為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三遂平妖傳》的創作,蒐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為撰寫《江湖豪客傳》準備素材。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滅張士誠後,到處偵查張士誠的部屬。為避免麻煩,施耐庵徵求興化好友顧逖的意見,在白駒修了房屋,從此隱居,專心於《江湖豪客傳》的創作。《江湖豪客傳》成書後,定為《水滸傳》。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裔,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

吳承恩自幼喜歡讀稗官野史,熟悉古代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科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吳承恩還寫過一部短篇小說集《禹鼎志》,不過已經失傳,只能看到一篇自序。而《西遊記》的作者是不是吳承恩,學術界對此一直頗有爭論。

曹雪芹,清代小說家,著名文學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而被鑰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貢生。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後因家庭的衰敗而飽嘗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十年創作了《紅樓夢》並專心致志地做著修訂工作,死後遺留《紅樓夢》前80回稿子。

—》文—“敢問四位守護者,不知道我們想要過你們的關卡需要怎麼做?”自我介紹已經做過了,那麼接下來就該進入正題了,於是玄影開口問道。

—》人—“我們四個人都是文學家,自然只能文考,而且我們四個人都有一本舉世聞名的書,那麼我們要考的問題,自然和這四本書有關。”吳承恩說道。

—》書—“第一題由我來出。”說話的人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金陵十二釵正冊裡每一個人都有一幅畫,一首判詞,我想請你解釋一下這些畫和判詞的意思?”

—》屋—聽了曹雪芹的問話,玄影他們三個人都有些愣神了,對於這個問題說難不算難,說簡單他也不簡單,在一番思緒之後,玄影總結的說道:林黛玉畫:兩株枯木(二木為林,指林黛玉)

花相:黛玉—芙蓉(風露清愁:莫怨東風當自嗟);判詞: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

作品註釋:“詠絮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