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孩子,即便小妹也有先生教過禮儀,君前應對,只比江夏自如。
笑聲好一會兒才散,成慶帝開口與身旁兩位僧人、數位大臣談論起今日詩詞佳作來。
江夏這才得以解脫,也安安靜靜隱在人群中聽起來。
這年重九,終究沒什麼太過驚才絕豔的句子。入圍十幾首詩詞,倒是有顧青蘭的一首。
過了小半個時辰,成慶帝就起駕離了玉泉寺。眾人將他和貴妃送到山門外,看著兩人登了輕轎,在眾人擁簇中下了山,這些人方才齊齊鬆出一口氣來。
徐襄和江夏一家人本就準備離開,這會也就不再往裡,跟隨著大部分下山的人流,一起下山,回程。
這一路,只是進了城之後,江夏和徐慧娘隔著車窗打了個招呼,其次再沒說過話。
回到家裡,江夏一如往常帶著弟妹們與徐襄吃了晚飯,這才各自回各人的院落去。
回到正院,江夏洗漱了,換了一套如煙軟羅衣褲,鬆鬆垮垮地趿拉著鞋子,又親自照應著徐襄洗漱完畢,這才上床安置了。
她睡在裡側,一上床就面朝裡側臥了。
沒多會兒,徐襄也上了床,從她身後靠上來,伸手攬住了她的腰肢……
啪!
一聲不大的脆響!
江夏一巴掌拍在徐襄手背上,氣鼓鼓道:“別鬧,我生著氣呢!”
“嗤……”徐襄這回沒忍笑,立刻嗤笑出來,笑著,他抬起身,湊到江夏耳邊兒,喃聲道,“怎麼個,就生氣?為夫哪裡做錯了?”
江夏頭也不回地橫他一眼,淡淡道:“你沒錯!……別人也沒錯,我就是生氣!沒理由!”
徐襄微微挑了挑眉頭,轉了轉眼,低聲笑道:“有沒有辦法讓你不氣了?”
江夏氣鼓鼓的,默了好一會兒,才嘆了口氣,開口道:“我……只是今天累了,沒什麼事。睡吧!”
徐襄默了一瞬,沒有繼續追問,而是順著江夏的力量,輕輕地攬著她,合上了眼睛。
好一會兒,就在江夏以為徐襄已經睡著的時候,徐襄卻突然低聲道:“讓你和囡囡小妹受委屈了……”
說著,徐襄伸手,將江夏輕輕攬進懷裡。
江夏滿心委屈,在這一瞬間,似乎一下子消散掉了。
她放柔軟自己的身體,依偎在徐襄的懷裡,沒多會兒,居然就睡著了。
聽著懷中人勻細的呼吸,徐襄微微眯了眼睛,無聲地抿了抿嘴角,也合上眼,睡了。
以後,還是少讓她與大姐見面吧!
重九過去,天氣漸冷。
越哥兒再次住進學校,讀書去了。
齊哥兒和囡囡小妹也恢復了往日的學習生活,每天忙碌而充實。
江夏盛名漸隆,幾乎每天都有人上門求診,她也概不推辭,一律給予盡心盡力的治療。
過完重九,粱嶸回邊關去了,趙寶兒則留在了京裡,準備在京裡生產。這樣,她每天閒極無聊,就要了輕便的轎子,往江夏這邊來,一呆就是一天。
眼瞅著,秋深了,秋盡了,冬天也來了。
進入冬月第一天,就下了一場十年不遇的大雪,厚厚的大雪積在屋頂、樹梢、路面,足有一尺多厚。剛下的雪很鬆軟,人一踩進去,小半截腿就陷進雪裡去了。
江夏的莊子這幾年大力培植繁育土豆地瓜玉米,這幾年已經在京郊和肅州兩地逐步推廣起來。
她在京郊的莊子上存了大量的食物,之前,欽天監傳出將有大雪訊息,江夏就將莊子上的食物運進城裡來不少。
大雪一下來,大戶人家尚好,屋子裡燒的炭盆子旺旺的,並不覺得特別難過。但京郊和城門邊緣的窮苦百姓們,很多人家的房屋直接被大雪壓塌了,老老少少埋在屋裡的不少。又有房屋損壞,無家可歸的……貧民區一片飢寒嚎啕。
成慶帝得了資訊,立刻下旨救援、賑濟,但一級一級下來,又要調配人手,又要統籌糧米,大雪下來將近一天了,卻還沒見賑濟的糧米在哪裡。
倒是街口,有許多大戶人家打發人過來搭起的棚子,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有個可以避風的所在。又有人家搭了粥棚,午飯時分,已經有好幾家開始施粥。
這其中有一家的粥鋪賣的粥很奇怪,除了米粒兒外,還有一塊塊綿軟甘甜的東西,又好吃又頂餓。
江夏則在這一天一大早,被趙家請了去,卻不是趙寶兒如何了,而是趙家大少奶奶金氏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