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淮真端了腳凳坐在那面青天白日旗子下頭翻看考試內容。英文與計算都能應付,歷史多是些世界史與美國史。美國史淮真雖然瞭解不多,但也就那麼幾百年時間,先驅逐印第安人,又打英國人,再後來北方佬打南方佬……總也不清淨。但因為短,所以事無鉅細,歷史的細節劃分到每個州上頭,需要費上一點時間。

地理也好說,百年時光,地殼也不見得會來個乾坤大挪移,只稍稍有些國名與地域的歸屬與名字與後世不大相同。

大致瞭解過後,公立學校的測試淮真倒不大擔心了。至於協和學校,四六文章什麼的……

就聽天由命吧。

她仰頭嘆了口氣,一晃眼,看見另一面牆上掛著的日曆本。

日曆有些脫色,時間還停留在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四日。日曆空白處,用鋼筆寫著英文單詞,後面用繁體中文標註了單詞的釋義,有許多詞彙都相當初級。

這一頁上寫著:answer 答覆,alcohol 酒精;往前翻半個月,單詞則是 apperance 出現,disapperance 消失。

按時間推算,雲霞爺爺應該是一八七零年左右就來了美國,在鐵路上吃白種工頭十多年苦頭,以低廉的薪資為美國人修築了貫串美洲的太平洋鐵路,僅憑雙手與彈藥,遇山開山,遇河淌河,一千兩百鮮活而沉默的生命死於彈藥,墜落懸崖無人問津……至死時,在這新大陸呆了快要五十年,竟在生命最後半月裡才有空開始真正接觸學習英文。

淮真莫名有些鼻酸,拿起鋼筆,又在disapperance後頭添了個單詞:Golden spike 金釘。

金色道釘,是太平洋鐵路,也是華人,都是紮根在美洲土地的鋼鐵長城。

第24章 電報山4

第二天開始,淮真六點起來,和雲霞推著一隻裝滿乾淨衣服的板車,按著地址挨個送去。通常來說,七點多些時候能趕上回家吃早餐。雲霞去上課的白天時間裡都和天爵一塊兒守在店裡,閒時便翻翻歷史地理書,事多起來,有時在前店記記賬,有時在院子裡和阿福一塊兒搓洗衣服。

一開始阿福不讓,說姑娘手金貴,搓出老繭來不好看,拗不過淮真執意要幫忙。第二天,阿福從雜貨鋪給淮真帶回一副打漁用的麻手套讓她洗衣時戴著,也不貴,洗過晾乾就好,這才兩全其美。

洗衣賺錢並不需什麼成本,也不像別的白人洗衣鋪要額外的花銷用以支付肥皂的費用:都板街與冚尾善街交界處有四五棵幾十年前種下的皂角樹,但凡唐人街的華人皆可摘去自用。皂角樹年歲和唐人街一般老,如今株株蒼翠挺拔,如今竟也像種下它們的華工父輩一樣廕庇後世子孫。

人多時,一天三百餘件衣服,往常都經阿福一人之手一件件仔細搓乾淨,再搭在繩上晾起來。阿福手快,一下午功夫,晚飯後再抓緊點時間,到晚上睡前一準都能洗乾淨。幸而洗衣鋪規模不大,再大就得多僱人手了。衣服一定要洗的夠乾淨,不能壞了口碑;淮真手又生,一下午時間,只能洗上三十餘件,天爵也偶爾搭把手搓上十來件。但一來店不能沒人看著,二來,天爵搓衣服的手藝也實在令阿福嫌棄,除非實在忙不過來時,通常都不讓他進後院。

阿福仍開心得不得了,直說閨女就是比臭小子好。再念唸書,那更是好的不得了。

搞清楚這件事,淮真也大概明白為什麼天爵工錢這麼低了。手這麼笨的夥計難找,肯安分守著這十五塊錢過日子的夥計也難找。

週一夜裡送去的食盒在第二天一早就還了回來。淮真開門時,這空空如也小盒子就已躺在地上。往對面一瞅,那開門的老頭卻頗為無賴,連看也不帶看她一眼,哼著小曲就進去了。

於是當晚上門,淮真特意提早半多小時去。店裡客很多,問診間隙,淮真抱著食盒往門口長椅上一坐,望著外頭,不吭一聲。惠老頭也只在她進來時看她一眼,後頭只當是她空氣。

上門來的病人當中有位婦人笑著打趣道:“這不是阿福家二閨女麼,來惠伯這裡作學徒哇?”

淮真也認出這是士作頓街新開面包店的老闆娘阿芳,立刻改換笑臉稱呼道:“芳姨好,季叔說開春了診所忙,知道惠大夫辛苦,煲了魚翅湯叫我給他送來。等到他八點收工,一定得看著他喝了才放心走。”

惠老頭吭哧一聲,冷著一張臉道:“你現在拿過來,我立刻就能喝給你看。”

後頭仍等著兩三病人。淮真於是說,“我怕您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