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有一刻鐘,問得嘉和帝都煩了。這才轉移了話題,說起朝中的幾件大事,向嘉和帝請示。
嘉和帝道:“你是首席監國大臣,這些事情你拿主意就是了。”
蕭少瑜聽得心神一震,激動的手心都有些冒汗了。“這些事情也就罷了。還有一件事,兒子不敢善做主張,還請父皇給個示下。”
“什麼事?”其實嘉和帝已經猜到了他要說的是什麼。
蕭少瑜道:“是戶部尚書耿老大人入閣的事。如今內閣諸事繁雜,林閣老致仕之後,內閣只剩下焦閣老等四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兒子又是剛剛主事,大事全要靠著閣老們幫著拿主意,內閣缺了這麼一個人,實在是有些週轉不靈。再者耿老大人,這麼在戶部尚書的位子上多年,兢兢業業,能力才幹威望盡有的……”
他還要長篇大論地說下去,嘉和帝打斷他道:“你有沒有徵求其他閣老的意見?”
耿大人入閣的事,前前後後拖了兩三個月了,蕭少瑜早有準備,“閣老們都沒有意見。這是他們聯名保舉耿老大人的奏疏,父皇請看。”他這次來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嘉和帝心裡咯噔了一下子,不由警惕了起來。老大這麼快就把內閣給收攏在手心裡了?他這麼急著抓權,到底想要幹什麼?
他擺了擺手:“不必看了。老九是你的副手,他是什麼意見?”
“這……”蕭少瑜不由語塞,若是老九肯答應,他會斡旋兩三個月,還沒把耿大人推進內閣去?
皇帝直接道:“你連自己的副手都說服不了,你讓朕怎麼答應你?什麼時候老九點了頭,朕再讓耿尚書入閣。”
蕭少瑜也有點感覺到皇帝不高興了,連忙答應著:“父皇教訓的是。兒子會想法子說服老九的。”他心裡不由有些氣悶,剛才不還說什麼都聽我的由我做主嗎,真碰上入閣這樣的大事還不是不肯放權給我。
又說了幾句,嘉和帝藉口自己累了,將蕭少瑜打發了出去。
他的人剛走,嘉和帝的臉就沉了下來。
這個老大,吃相真是越來越難看了。也是蕭少瑜時運不濟,若是陸瀚還在他的身邊幫他出謀劃策,以他的老練,他不至於表現得這麼急切。可偏偏陸瀚守制在家,定國公又不斷在他耳邊說陸瀚的壞話,讓他對陸瀚生出了不少芥蒂,和陸瀚的聯絡幾乎完全斷絕了,這才連出昏招,讓嘉和帝日益猜忌於他。
張秀見皇帝臉色不好,趕忙給他上了一杯熱茶。
嘉和帝像是在喃喃自語,又像是在問他:“焦閣老他們,倒是對老大言聽計從呢!”
他對這件事頗為耿耿於懷。
內閣,是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的地方,何等的重要,若是內閣的人全都倒向了蕭少瑜,那可真算是個不小的麻煩了。可是內閣幾位,閣老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個個對他忠心耿耿,怎麼會這麼容易倒向蕭少瑜的?
張秀忽然說了一句:“陛下別忘了,您現在還病著呢,而且病得很厲害!”
嘉和帝瞬間反應了過來。在外人看來,他現在病入膏肓,很快就要掛了。雖然他尚未立太子,但是如今距離太子之位最近的那個人,無疑正是大皇子蕭少瑜,閣老們就是再忠心,這個時候也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吧,在推薦耿尚書入閣的奏本上署名,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不過是給未來的新君一個面子,倒未必是真的倒向了老大。
想明白了這一點,嘉和帝也鬆了口氣。
他嘆息著:“看來看去,朕這麼多兒子,曉事的居然只有老九一個人。”
張秀聽了這話,臉上頃刻間露出駭然的神色。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皇上是下定決心要立九皇子為太子了?
這實在是有些太出人意料了。他在嘉和帝跟前這麼多年,也從沒真正猜到皇帝的心思。
他趕忙低下頭,免得被皇上看到他的表情。
嘉和帝又自言自語地說道:“只是老九性子衝動,又沒有處置政務的經驗,也不知他到底……”說到這裡就頓住了。
蕭少珏返回慶王府,直接去了懷瑾堂。不一會兒,幾位心腹大臣以及幕僚走了進來,其中就包括了臧元凱。
眾人坐定了,蕭少珏就把今日進宮的過程說了一遍,從頭至尾,每一句話,甚至皇上的每一個表情都沒有遺漏。
這時臧元凱給他出的主意,叫他每次覲見皇帝,回來之後都和他們商量一番,看應對得有沒有什麼破綻,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他的原話是:如今太子之位的爭奪,早到了白熱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