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太后乾笑了一聲:“皇帝有這份孝心,老天必定鑑知,會保佑我的。”

“這也不夠。”皇帝認真地道,“母后今年逢著明九,身子不好大約也因了這個——朕打算大辦聖壽節,赦天下為母后祈福。”

太后這才想起來自己今年是五十九歲壽辰,都說逢九流年不利,或許今年諸事不成還真是與此有關。原還想推辭,這會兒也改了主意,只道:“大赦天下也太過了,我不過是個太后,很不必如此。”

大赦天下這種恩典,一般只有新帝登基才會施恩至此,太后不過是個逢九之年,還不是整壽,還真擔不起大赦天下這名頭。

皇帝卻固執道:“為母后身體康健,有何不可?母后不必管了,朕自有主意。”

太后的聖壽節其實早就籌備起來了,內務府比誰不會討好,似這等逢九之年他們早就記在心中,只等著上頭一句話,就可以辦起來了。只是大赦天下的話傳出去,還是引發了一番轟動。

實在是大赦天下這恩典太重了,京城裡沸沸揚揚這麼一傳,連於閣老都有些坐不住,特地讓閣老夫人進宮含蓄地提醒太后:“……雖說為祈福計,大赦天下也未免過了些……”福氣並不是越重越好,重到你擔不起的時候就要從別的地方折一點了,比如說,折壽。

太后是真的有些無奈:“我亦覺太過,是皇上定要堅持。”如今話都說出去了,皇帝金口玉言,哪有再更改的呢?

皇后在旁,撇嘴道:“皇上哪是為了母后,分明是為了別人來討好母后,想堵母后的嘴呢!”這事兒一出,誰還關心太后賞到蔣家去的那個海姑姑?聽說她吃了太醫的藥之後仍舊腹瀉個沒完,如今已經從蔣家召回來,送到宮裡專門給宮人養病的地方去了。

說是給宮人養病的地方,其實太醫根本不涉足那些地方,就是由幾個粗通醫術的宮人看著,胡亂弄些藥吃。若是命大,養好了大約還能回來當差,運氣不好的話就只能抬出去了。

至於說蔣家那邊,自然有尚儀局另派了一個年長的宮人去指點——沒錯,是指點,不是教導——連皇后都獎賞過蔣氏,說她跟海姑姑學規矩學得好,尚儀局派去的人,敢說自己比太后派的人更厲害嗎?是以只能說是指點,不敢稱教導了。

這事兒把皇后噎得好幾天胸口都像卡著什麼似的,吐不出咽不下,找個機會把出主意的陳內監罵了個狗血噴頭,險些攆出正殿。

於閣老夫人只當沒聽見皇后的話,仍對太后道:“可此事實在太重,閣老已經要上摺子代娘娘辭謝了。”

“這是應該的。”太后也當沒皇后這人,點頭道,“你回去與閣老說,叫他只管按自己想的做就是,我並不圖這虛名兒。”

於閣老的辭謝奏摺上得很快,可惜皇帝並不打算聽從,甚至要發明詔詔告天下大赦之事。雖然這明詔一時還沒有發出來,但京城裡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且正向周邊迅速擴散。

“既然皇上執意如此,閣老不如就遵從了?”於黨的部分骨幹聚集在於閣老家中,秉燭夜談。

於閣老眉頭皺得死緊,看了一眼出主意的那個人,眼中掠過一絲不悅。此人並無多少才能,不過是緊巴著於黨才升上來的,因為像條狗似的忠心,於閣老才用他一用。然而他急於拍馬,經常說出些不知所謂的話來,不但不能出力,反而時常是個累贅。

“不可。”另一人立刻駁斥,“此為逾越。到時皇上是大孝,太后可就——”皇上這是拿著太后來給自己博得孝順的名聲啊。

於閣老微微點了點頭。這是個有眼力的,看得出如今皇帝已經漸漸與於氏一族離心了。從前皇帝孝順太后,可從來沒有這麼大張旗鼓的。

“但是皇上顯然不肯……”開始那人說了半句就不吭聲了。

眾人都不說話了。皇帝這次擺出一副非赦不可的樣子,當然若是內閣諸人力阻,皇帝的明詔也發不下來。但如此一來勢必鬧僵,這可是件麻煩事。

“依下官看——”魯顯一直沒有發言,這時才向前傾了傾身,“皇上要赦,也不必大赦。”大赦天下那是皇帝的規格,但是少赦一點,太后還不算太過格。

“那要如何赦?”

“以下官的淺見,皇上想赦的不過是山東那些人。”

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魯顯這一句話,就讓眾人都議論了起來。開頭拍馬的那個立刻叫了起來:“這如何能成?若是赦了,豈不就是說——”總算他腦袋還算靈活,及時把後面的話吞了回去,這些事知道就行,說出來可是不成的。

這次眾人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