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因他年紀小,蔣家已經好些年沒見過這樣小的孩子,連於氏都喜歡他。他穿著大紅衫兒,握著兩隻肉拳頭趴到拜墊上給蔣老太爺磕頭的樣子,引得屋裡一片笑聲,也就顯得其樂融融了。
蔣鈞夫婦備的是一套新時興起來的宜興紫砂茶具,蔣鑄夫婦則送上了六罐不同的茶葉,皆是名品。因蔣老太爺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喝個茶,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可惜蔣老太爺對這兩樣壽禮都沒露出什麼特別高興的意思,倒是蔣錫捧上謄寫完畢的《草藥綱》的時候,他臉上露了笑容。
之後就是孫輩們獻禮了。女孩子多是各色針線,只有蔣蓮華送的是一卷《山河景》,果然極得蔣老太爺歡心。男孩子則是寫的字畫的畫,蔣老太爺也表示很高興。總的來看,老太爺對孫輩們的態度比對兒子們要和善得多。
小於氏眼看蔣老太爺捧著蔣蓮華送的圖冊一臉笑容,心裡不覺酸溜溜的。蔣丹華針線素來不大好,送的一件家常袍子還是讓丫鬟做了大半的。這個家裡人心照不宣,蔣老太爺也知道。可是蔣杏華針線極好,卻只送了一雙鞋子和兩雙襪子,就顯得有些心不虔了。
要說這人的心理都是矛盾的。小於氏固不願意蔣杏華出挑,可現在蔣鑄的女兒蓋過了她這一邊,她又恨蔣杏華為什麼不做幾樣出彩的針線,好給自己這一房爭爭光了。
蔣老太爺這次花甲之壽,蔣鈞本想大辦的,卻被老太爺拒絕了,最終只讓請了幾個老友過來,都是當年做太醫的時候結識的,或家裡也是行醫,或是做小官。至於蔣鈞在朝中的同僚,蔣鑄在商場的朋友,蔣老太爺都不讓請來家裡,說是怕吵。
“老太爺,外頭有客到了。”小於氏接了丫鬟傳進來的話,便向蔣老太爺回稟,“是一位姓歐的老先生,還帶了一位十五六歲的小公子,要讓小公子給您拜壽呢。”
“哦?”蔣老太爺眼睛一亮,“把人請進來。”
☆、第61章 親事
有外男進來,女孩子們自然要避到後堂去,蔣丹華忍不住道:“這是哪家的客人,祖父怎麼叫到內院來了?”十五六歲的少年,到了別人家裡已經不能隨便進二門了。若說是給主家的女眷拜壽還好說,蔣老太爺原本就要在外院見客人的,完全可以到外頭去讓人行禮,並不必叫進來的。
沒人回答她。蔣蓮華雖是姐妹中最年長的,但素來寡靜少言,何況兩房又不和睦,她自是不會出頭去說話。蔣杏華更不必說。至於桃華,根本不認識蔣老太爺的朋友,就更答不出來了。
蔣丹華說了一句話卻沒人接腔,不由得悻悻,哼了一聲轉過頭去,卻聽前頭蔣老太爺的聲音帶笑道:“老歐,你果然來了。這個就是航哥兒了罷?幾年不見,竟長得這般高了。”
隨聽一個老人的聲音與之寒喧,又道:“可不是,這幾年正是拔個兒的時候,眼瞧著就高了。航哥兒,快來給蔣爺爺磕頭。”
接著便是個少年的聲音道:“歐航祝蔣爺爺松齡鶴壽,宏福大年。”
這少年彷彿正在變聲期,聽起來頗有點公鴨嗓,蔣丹華嗤地一聲就笑了出來,連忙掩了嘴,悄悄把門簾掀起一條縫來往外瞧。
桃華也有點好奇,跟著往外看了一眼,卻見一個青衣少年正從拜墊上立起來。剛才她們依次拜壽的時候還沒注意,現在才發現,拜墊放的那個位置,從她們這裡正好全部收入眼底。
只見這少年膚色白皙,生得十分端正,眉眼間還有一絲拘謹,立在那裡眼觀鼻鼻觀心,一眼也不往旁邊的丫鬟們瞧。
蔣老太爺笑得十分歡暢:“真是好孩子。如今可下場了?”
歐老爺子的脾性顯然跟蔣老太爺頗為相投,聞言便笑道:“去年除了服就下場了,僥天之倖,幾場皆算順利,總算中了個秀才。”
蔣鈞在一旁,聽見秀才二字,便忍不住拿眼去看蔣松華。這歐航才十五六歲就成了秀才,蔣松華比他還大些,至今卻只是童生。今年是要再下場去試試的,若是再中不了,就不許他再出門,定要苦讀一年不可。
想著又將目光移到次子蔣榆華身上,這孩子讀書靈通,今年不如也下場試試手。
他這裡胡思亂想著,那邊蔣老太爺已經起身,要帶著歐氏祖孫往外走了。蔣家男丁們便忙跟上去,蔣老太爺卻悄悄拉了蔣錫,壓低聲音道:“仔細瞧瞧歐家這孩子。”說罷領頭就走了。
蔣錫怔了一怔,半晌才猛然回過味來,下意識地往內堂看了一眼。蔣老太爺特地將這歐航叫進來行禮,莫非是——在給桃華挑女婿?
有了相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