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人朝著他的位置湧去。
四人一隊,重新列陣。環成一圈,將他圍在裡面。
蔣嘉柯手裡有每個人的積分統計。他以小隊的形勢,將人分為二十個排,每個排約二十四人。每三個排為一連。基本沒有打散他們原有的小隊。
根據資料,他選出二十名排長,以及八個連長。
連勝榮升排長。
她聽見自己的名字,抬起頭來,欣慰一笑。
有眼光!
一個排裡幾乎包含了各個專業的學生,倒是比較合理。分配完職務後,又開始安排初期站位。這個交給魯明遠接受。
隨後眾人去穿裝備,選武器,上山站位。
這次因為有指揮,裝備裡多配置了一個通訊器,方便他們交流。光腦等智慧器械還是不能攜帶上山。
魯明遠帶連勝等人到指定位置。靠近山腰的高度。橫向來了,距離雙方陣營防線不近不遠。
安靜等待哨響。
連勝蹲在地上,問道:“大家是不是都在這個中段的位置?”
魯明遠說:“對。”
連勝沉吟片刻,沒有說話。
不久,耳機裡傳來蔣嘉柯的聲音,他說:“都就位了沒有?就位後所有人在周圍尋找物資包。等待比賽開場直接拾取。”
連勝一手按著通訊器,微微皺眉。扭頭問道:“他說什麼?”
魯明遠差異看向她,又將話重複了一遍,說道:“你的通訊器不清楚嗎?趕緊打報告去換一個。”
連勝:“我聽的非常清楚。”所以才覺得自己是聽茬了。
為了保證公平,雙方陣營中的物資數量應該是一樣的。這就意味著,要儘可能的收取己方子彈,掠奪敵方物資。才能保證自己彈藥充足,足以應對長期戰線。如果把握的好,也可以給予對方一定的打擊。
那麼初期如何合理分配子彈就是一個大問題。
為了防止敵方撿取己方物資,地上子彈是肯定是要拾取的,關鍵是誰去撿,撿多少。
戰力不足計程車兵撿取子彈簡直就是一種浪費。攜帶大量子彈而陣亡,等同於將物資送到敵方的手裡。而那些戰鬥力強橫,生存力持久的人,反而會因為先期儲備不足,後期處處受限。
另外,雖然是團體作戰,但個人擊殺分還有尤為重要。之後戰況暫且未至,對於子彈儲備,每個人都不會嫌多。
就怕還沒有開場,己方在物資分配上,就開始了內部爭搶。
這最重要最關鍵的地方,他是要交給士兵自由發揮嗎?
大忌啊!
連勝拍著耳機問:“這個玩意兒?可以只和一個人說話嗎?”
魯明遠竟然跟上了她說話的節奏:“你是說私聊?沒這功能。”
連勝只能直接在公頻說話,考慮到對方的顏面,她說的儘量委婉:“總指揮。子彈拾取,是不是更嚴格一點。畢竟這和後期作戰風格緊密相關。”
蔣嘉柯於是隨意說了一句:“所有人分配拾取,不可以個人壟斷。戰友和敵方陣亡後首要選擇回收物資。”
連勝:“……”
連勝抬手揉了揉額頭。
要完。
像趙括紙上談兵,可他起碼是照著兵書來。三國時的馬謖,雖然也熟讀兵書,可他紮營偏偏和兵書反著來。
當年她死也想不明白,現在她……見怪不怪。
連勝還沒再度提議,蔣嘉柯已經迫不及待的下達另一個指令。
“開哨之後,所有人照著當前的陣容,保持距離,向前推進。一定要牢牢防守住我們的陣營線!”
連勝:“……”
本場活動最後只考察兩點。一,己方存活數,加分項。二,敵方在己方陣營內的人數。減分項。
也就是說,儘可能的活下去,且將敵方推出去。
你可以選擇攻擊,也可以選擇防守。這兩種連勝都能理解。
可是,蔣嘉柯在沒有考察過敵方戰略的情況下,直接下達了一個不攻不守的陣容,算什麼情況?
你說他是攻勢,他的目的是守陣營線。你說他是守勢,他這樣一排兵,後方守備空虛。如果敵軍攻入,很難再將他驅逐出去。
連勝低著頭,吐出一口氣,問道:“他是第一次做總指揮嗎?”
魯明遠點頭:“對啊。”
鄭磊舉手:“他好像是跟季學長一起玩的。”
連勝一點下巴,示意他繼續。太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