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官員士兵根本無法面面俱到。
當初說讓全城撤退遷到這邊來的,就是藺君泓。
保證路上行駛安穩的,是元槿。
因此到了這裡後,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依賴起了他們夫妻倆。
有什麼事情,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去找官員,而是找端王爺。
對於這種現象,藺君泓也有些發愁。生怕皇上會忌憚。就將事情分派了下去,選了一些能力卓絕的兵士來幫忙。
御林軍和駐防士兵,俱都守在了皇家新行宮那邊。
所以,這些兵士大都是九門提督的手下,亦或者是負責京畿安全的守衛。
因為京城受了天災,遷都之事未定,他們的差事就暫且擱置了下來。
平日裡閒散無事的時候會搭把手,給老百姓幫幫忙。
藺君泓就是從這些人裡選了些小頭目出來。
他們受過正規訓練,有能力。又出身大多寒苦,能夠真正為百姓著想。
百姓們說點什麼苦處,他們可以理解,也好尋到相應的解決法子。
將這些安排好後,藺君泓就主要著手於和外間聯絡,保證物資的及時運送這樣的大事了。
至於元槿……
她現在儼然成了女人們的主心骨。
由於之前她騎著馬保證馬兒都正常趕路,大家早已認得了這位端王妃。
後來到了平安鎮後,元槿又提出了一個意見。
首先保證好人的身體健康,讓每個人都喝上熱水,吃上熱飯,再考慮其他。
這句話得到了所有掌家太太們的一致同意。
無論家中是貧是富,對於此類事情,太太們的觀點倒是出奇的一致。
那些爺們兒整天在外頭,不知道這些瑣事的辛苦。
可是如今的狀況,吃口乾糧,或許容易。
但是一口熱水、一碗熱飯,哪那麼簡單?
平安鎮裡一下子多了幾十倍的人出來,原先鎮上的那些灶臺明顯不夠用了。
於是元槿就讓大家找了合適的地方,多壘了一些灶臺出來給大家做飯吃。
所有人的人,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就都站了出來幫忙。
平安鎮的百姓們已經全體出動。
京中過來、家中無人受傷的,也都幫忙。
會做事的,幫忙做事。或是壘灶臺,或是劈柴火,或是做飯。
什麼都不會的,就幫忙分一下東西。
待到吃的問題大致解決了後,其他問題就又陸續冒了出來。
元槿畢竟是親眼看到過震後場景的。
她便想了辦法給大家一一解決。
結果,大家就更加依賴她了。
對於這個情形,藺君泓倒是樂見其成。
畢竟元槿在後宅夫人裡再受歡迎,皇帝也不會多管的——在皇上看來,不過是些無知婦孺罷了,再怎麼鬧也沒什麼用。
而元槿又是個喜歡幫助人的。
這種時候正巧可以讓周圍的百姓多多看到她的善良、她的努力。
端王爺覺得,現在或許看不出什麼來。
但是,以後的事情可真是說不準。
比如虹日那事。
如果不是元槿好心幫了虹日一把,哪裡來的虹日主動提醒他?
在他看來,她並不是他的附屬物。
而是要和他比肩並行的女子。
她應該有她自己獨立的想法和獨立的成長空間。
而且,他堅信,她有這個能力,來支撐起這一切、做好這一切。
藺君泓知道元槿每日裡忙的腳不沾地,如今見她來了,自然曉得是有事尋他,便問了出來。
元槿想了想,說道:“葛姐姐她們也想幫忙做點事,又不知道做什麼好。因為葛老太君和賀太太、許太太都不同意她們拋頭露面。該怎麼辦才好?”
葛雨明在路上的時候,為了護著旁人,也受了傷。
因此,葛家和賀家一樣,都在平安鎮住著。
至於許林雅,因為許家在榆安縣住著,所以她和元槿一樣,是兩邊來回的跑。
白日裡在平安鎮上幫忙,晚上回榆安縣住下。
今天元槿到了平安鎮後,忙了一會兒就被女孩兒們給叫走了。
原因無他。
無事可做。
她們想讓元槿幫忙找點可以做的事情。
葛雨薇抱怨道:“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