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錢汝君必須把採買和製造分成不同的部分。
採買的時候可以順便生產一些同樣用這種東西的做原料的產品。
到最後才把這幾種原料集中到生產地去。
而生產地如果是在海上,其實運輸是不方便的,而且火藥這個東西本身就容易受潮,所以功放必須建築在陸地上。
現在,錢汝君已經認清,朝廷對她是有防備心的。
而且他不準備把火藥送給大漢朝廷,而是準備當金麥城護衛,以及學堂倒學生的標準配備。
並且送給金麥城作為工程的開發利器。
至於中央水塔區,和長安女學堂她只好跳過讓過了。
因為這兩個地方離長安太近,如果他們兩個地方的人拿出火藥,很快就會被朝廷發現。
金麥城朝廷的關注力雖然比較強,但是對於金麥城詳細的那個工作內容,他們其實是不瞭解的。
因為在大漢時期,距離就是讓人不瞭解的最大因素,何況這個時候寫字非常的慢,所以他們對於文字的利用一樣,是比較精細的,很多字被縮水了之後,就看不明白原來他講的是什麼了。
很多簡單的道理也就講不明白了,何況錢汝君在金麥城實施的事,最簡單的物理學化學的應用,這些東西對於只會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根本也看不懂。
對於這些工匠學的原理,他們很多時候沒有當做一會事。
事實上,如果他們肯投入研發,識字的優勢很快就會發揮出來,科學將開始突飛猛進。
因為他們都認為這是比較低下的學問,所以他們不瞭解也不丟人,因為學習這些,對他們未來的前途又沒有幫助,所以也就被放一邊不理會了。
其實科學研究,更需要聰明人用聰明的腦袋去思考,去改進。
如果有聰明的腦袋投入科學研究,其實這些物理學的知識,不用一百年年的時間就可以被尋找出來。
因為這些知識的尋找是有規律性的,不像所謂的學問,其實很多是在探索人為什麼會存在的道理,以及玄而又玄的事情,這些東西其實都沒有正確答案。
追求到後來,他就算認同了一個道理,但是在別人看起來一樣,也不是正確的答案。
所以基本上也就是為心中找一個安慰而已。
而大部分求學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只是把這個學習到的文學還有相關的思想,當成一個工具。
結果,只要會讀書,會寫字,會算數,基本上就能夠處理政務,根本不需要讀的這麼精通。
因為會做人,比會讀書,在政治上更有效用。
除非他能夠對這些學問真正地感到興趣。
否則,這些學習其實只是浪費他的生命,最後被他遺忘了。
錢汝君還沒有開始實行,只是在腦中逐漸的完善。
要做出火藥,雖然很簡單,但是還是需要有聰明的人去研發。
她不準備一次就弄出最好的火藥,否則如果有人用最好的火藥對付她,錢汝君就是自己找死而已。
只要人存在,作為存在,總有一些人可以頭蓋骨抽絲剝繭來把隱藏在問題的答案找出來。
錢汝君設定了障礙,只是讓他們多花點時間繞路。
只要她開始做,遲早答案會被公諸在大漢。
有些被髮明的東西之所以會因為戰爭,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那是因為他在戰爭,沒有辦法發揮功用。
但是火藥這種東西,絕對是戰爭的必要品,所以越是戰爭的發生,火藥會顯得越重要。
只要在戰爭能發揮功效,火藥在大漢就只會突飛猛進。
真正消除體格的差異,讓草原失去優勢。
因為火藥出來之後,工藝技術和工匠的重要性,比其他東西更為重要。
人的智力和工藝,將會超越其他條件。
這樣一來,大漢只要人口夠多,就會走向向外征伐的道路。
所以當別人拿出不成熟的火藥來對付她,她還能夠拿更成熟的火藥反擊回去,幾次的反擊下來,估計她能夠拖到她離開大漢的時刻。
身為一群人的領導,錢汝君注意到,她必須隨時為手下找路。
如果不是洗腦,估計會很多人爬上高位以後,對未來有不同的想法。
“到以前的方法,我都是把平常人給他很多靈水喝,讓她慢慢變成聰明人。
但是現在既然決定要發展火藥,我也沒有時間慢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