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攜王妃給父皇祝壽,祝父皇福如東海,壽與天齊。”
嗓音低沉,但卻帶著一如既往的朗朗。不卑不亢,彷彿還是當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貴不可言的東宮太子。
晉帝沒有像方才那般及時開口,面上本就淡薄的笑意又淡了不少,望向殿下的棠觀時,渾濁的眸中掠過一絲異樣。
見晉帝沒有出聲,殿中的人自是各有所思。
淵王那一派的人,以淵王為首,皆是稍稍定了定心。看皇上這態度,完全不像是冰釋前嫌了,如此一來,他們之前的憂慮應當都白費了。
而棠遇等人的心倒是懸了起來。
如果皇上的氣並未全消,那麼就算他們已經計劃好了在今日翻什麼案,勝算也是大大減小……
就連賀玄也不自覺的放慢了搖摺扇的動作,倒是拓跋陵岐,完全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晉帝定定的盯著棠觀看了一會兒,最終還是移開了,落在了他身邊的顏綰身上,眯了眯眼,“……起來吧。”
顏綰只遲疑了片刻,還是乖乖的站起身,見上面那位沒有什麼多餘的反應,終於鬆了口氣。
……她簡直是給自己加戲了!
都三年過去了,晉帝怎麼可能還記得她長什麼樣?
再說,不就一幅《四牛圖》嘛!
晉帝怎麼可能就因為這麼幅畫,一直記著那搶畫人的容貌?
多慮了多慮了……
階前的內侍從棠觀手中接過了壽禮,那是一個體積較大的雕花木盒。徐承德接了過來,親自開啟了盒蓋,呈給晉帝看。
“兒臣在蜀中時有緣得見江湖上有名的鑄劍大師,之堰。回京前特意求之堰大師鑄此劍,今日獻給父皇。”
棠觀沉聲道。
淵王不易察覺的勾了勾唇。
四哥啊四哥,就算是到了幷州,你這性子竟還是分毫未改啊。
明知道父皇尚文,不喜刀劍,還偏偏送上這麼一份壽禮……
晉帝聽到鑄劍時,面色微微沉了沉,然而在聽到“之堰”二字時眸色卻是一滯,下意識的垂眼看向了那盒中的寶劍,本就渾濁的眸子變得越發深邃。
與他反應一致的,還有端妃。
“……此劍何名?”頓了頓,晉帝伸手撫上了那劍鞘,低低的問道。
此話一出,殿中的其餘人皆是一愣。
有關刀劍之事,皇上是向來沒有什麼興致多問一句的,怎麼今日……
“此劍無名,還請父皇賜名。”
晉帝緩緩收回撫著劍鞘的手,目光卻始終凝在那柄劍上,面上的神色變得極為複雜,“那就……叫棠華劍。”
棠華,棠棣之花。
聽了這名字,安王蹙眉,不由側頭朝站在階上的晉帝看了過去,見他鬢邊的白髮似乎又多了一分滄桑,暗自嘆了一口氣。再看向站在殿中的棠觀時,眸色深了深。
顏綰低垂著頭,微不可察的揚了揚唇。
晉帝壽辰,棠觀從前也知道投其所好,送些文墨作為壽禮。但在這一點上,卻總是比不過淵王。淵王有蕭家,為了幅字畫可以一擲千金,但棠觀卻做不到。
因此,淵王總是能找到更好更珍稀的墨寶。
但有些東西,淵王卻不懂得送。而就連棠觀,恐怕也不清楚自己讓他去找之堰的原因。
據危樓打聽來的訊息,已故的皇后從前混跡江湖時,最大的志向就是……
偷一柄之堰大師鑄的劍。
已故的皇后娘娘,姓華。
棠華,棠華,並非棠棣之花。
第九十二章晉帝(上)
不出顏綰所料,淵王今年呈上的壽禮又是名家字畫。若是放在從前,晉帝定是會很驚喜的收下,但今日卻是隻淡淡的吩咐徐承德拿到了一邊。
蕭貴妃不明所以,實在是不懂為何向來痴迷這些字畫的晉帝態度竟會如此冷淡。
而端妃卻是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晉帝必定是睹物思人,想起了華皇后。
可……
肅王是如何知道華皇后生前的遺願呢?這遺願,整個宮中怕是除了她,便只有晉帝知道了。
若說之堰在蜀中,肅王找他鑄劍不過是巧合,還真是讓她難以信服。
如此想著,她眸色有些複雜的看向已經回到原位坐下的棠觀。
看來,肅王此次回京,是決意要與淵王爭奪這大晉天下了嗎?
顏綰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麼,下意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