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耿三友在這一帶,如魚得水,時戰時退,時撓時襲,數個回合,與南征軍各有勝負。如此兜兜轉轉,南征軍一路追擊入寧番,陳景佈局於此,正準備與耿三友大決戰之際,卻突然發生了一陣意外。
有斥候來報,在通往烏那的長河西魚通寧遠發現了趙綿澤的貴人顧氏,她與一個丫頭相伴,包著大頭巾,行事遮遮掩掩,暫未發現與耿三友所率部接觸,不過不排除趙綿澤就在通寧遠的可能。陳景率兵至此,尚未遭遇到耿三友部最激烈的反抗,原本就覺得有些奇怪,如今想來,也凜了心腸。他讓人拿著顧氏的畫像去通寧遠再三打探,得到了相同的結論,據當地百姓說,確實見過此女出現。
簡單的戰爭局勢,變得微妙而複雜了。
但能夠發現顧阿嬌的蹤跡,那也是好事,說不定就能順藤摸瓜找到趙綿澤。
陳景大喜過望之下,囑咐副將在寧番與耿三友周旋,當晚便率領五萬人夜入通寧遠。
卻沒有想到,這是耿三友為他擺的一個局。
等他察覺到不妙時,已誤入耿三友大軍的包圍圈,再無退路。
陳景所率三萬人被困城中,在斷水斷糧的情況下,與耿三友大軍激烈奮戰了三天三夜,仍是沒有等到援軍的到來。陳景與部將戰至最後一刻,腹部中箭,從城樓摔下,當場陣亡。
一代名將,殞在川蜀,含恨而終。
接到奏報那一日,京師城的上空,烏雲不散。
沒有人會相信陳景真的死在了通寧遠,死在了耿三友的詭計之下。他那樣勇武的一員虎將,歷經十來年的沙場考驗,都沒有出事,卻在小小一個通寧遠翻了船?不僅眾人不信,便是趙樽也不敢相信。從陳景考上武狀元的次日,他便一直跟隨在趙樽身側,數年如一日,陪他南征陪他北戰,一身風霜,如今他登基為帝,陳景正該享受富貴榮華的時候,卻戰死了,讓他情何以堪?
隨著喪報回來的,還有一封陳景大戰之前寫下的絕筆。
“刀未缺,弓未斷,人未亡,吾必一戰到底,以吾之血護大晏朗朗乾坤。通寧遠事敗,三萬將士含恨成殤,吾乃大罪是也。臣陳景,遙跪陛下,懇請責罰……然,吾之妻晴嵐受了重傷,吾之女囡囡尚且年幼,吾之父母年事已高,望吾兄弟代為護之。”
趙樽看完喪報,一句話也沒有說,靜靜地走到了當初的演武場。
那也是他第一次見到陳景的地方,當時的武狀元,身手矯健,武藝高強,立挫群雄,勇武無匹……而這些只是其次,陳景冷靜的頭腦,為人的忠厚,還有面對強敵時的鎮定,才是趙樽真正看重的地方。不過,看重也只是看重,只是欣賞,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武考之後,陳景會找上門來,主動要求跟他一塊幹。
他記得當時只問了一句,“理由?”
陳景回答:“你是男人,真正的男人。是頂天立地英雄。”
他還說,“殿下的事蹟我聽得很多,心裡頭一直仰慕於你。但未中武狀元之前,我自知沒有隨你左右的資格……請殿下收下我吧。”
趙樽從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英雄。小時候,洪泰帝讓他習武,卻有意無意地抑止他學文,他知道,父皇是要培養可上戰場的將領,不要爭王奪位的野心王。十幾歲便上陣殺敵,他也沒有太多要做英雄的想法,只是想盡自己的一點心,做好自己的事,也讓那個高居龍椅上的親爹,能多看他一眼……能夠被陳景這樣的人物奉為英雄,趙樽心下有的,是一種“是英雄,重英雄”的感受。
算一算,陳景隨了他近十年。
他是趙樽的侍衛長,也是一個他可以放心地將後背留給他的人。
那麼多年的日子共度過,有過風雨,有過患難,有過無數次的死裡逃生,如今他得了江山,許他爵位,給他封妻廕子,他卻沒有再多等一等,再等一等,至少有個兒子承他功勞也好。
寬敞的演武場上,北風吹得趙樽衣袂飄飄,他緊扼的拳頭上青筋突顯。
面上冷硬如鐵,心卻如血在滴。
好一會兒,在冷風中,他問,“廣武侯夫人,可有訊息?”
隨同前來的丙一不敢看他的臉,還未出口,自己已率先落下淚來。
“當日陳景前往通寧遠,晴嵐也一路跟去了。魏將軍聽聞訊息,率兵趕去援助時,通寧遠已是一片狼藉,他並未見到人。只是有僥倖逃脫的將士證言,他親眼看見廣武侯中箭之後……有一個披頭散髮的女子隨他跳下城樓。殉,殉夫了!耿三友感念他夫妻情深義厚,將他們遺體從亂屍中找出,合葬在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