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揚名的機會。
商定完了學院的事兒,夫妻兩個才開始說起其它的八卦。
“對了,正則兄要出京了。”
崔幼伯端起茶壺,給蕭南倒了一杯,很是隨意的說道。
蕭南一怔,她想起來了,李榮曾說過他成親後就會去西域,這段時間她太忙了,險些忘了這事兒。唔,這麼說來,她的香料生意也可以進行咯?
不過,這件事崔幼伯並不知道,蕭南也沒想著告訴他,便佯作不解的問道:“為什麼?榮堂兄不是新婚嗎,怎麼忽然要離京?”
“唉,說起來還是裴家的事兒鬧得,”崔幼伯又給自己添了杯茶,略帶同情的說道:“裴重暉一直昏迷不醒,太醫去瞧了好幾次都說不好,裴家的家主便跑去跟聖人哭訴,說他年邁只得這麼一個獨子,如今卻……”
蕭南皺眉,問道:“難道是聖人貶榮堂兄出京?”應該不會吧,李榮這麼狡猾,怎麼會讓自己落入如此境地。
崔幼伯道:“那倒不是,聖人雖同情裴家,卻還生著氣,並沒有罰正則兄的意思。是正則兄聽說裴重暉病危,覺得自己出手太重,應當接受律法的制裁,自己跑去太極宮請罪,要求流放三千里,以正朝廷律法。”
蕭南抽了抽嘴角,心說話,李榮,你丫是千年老狐狸吧,怎麼這麼狡詐……
PS:嘿嘿,謝謝☆琳★、悠靜的竹林、沉默不說。、楊意柳親的小粉紅,謝謝親們的訂閱,謝謝!!
PPS:某薩在網上看到了幾套改良漢服的校服,很稀飯,發上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親們可以想象一下學院的小正太小蘿莉穿著這些衣服的樣子。
☆、第211章 小正太換牙
李榮確實狡詐,明明他把裴某人揍得昏迷不醒,但輿論卻都站在他這一邊。
最初,大家是贊李榮‘俠義’,不愧是皇室任俠,見到族親被人欺侮,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把裴重暉抽了個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當真是個為族人做主的大好人。
接著,李榮又主動提出要受罰,還把自己罰得這麼慘。流放三千里呀,那是多嚴重的懲罰呀。而且李榮還指名要流放的方向——西北。
大家一聽這話,紛紛暗歎不已,要知道流放也是有操作空間滴。
同樣是流放三千里,向東和向西絕對不一樣。一邊是富庶的沿海之地,一邊則是剛剛平復戰亂的苦寒之地,兩者之間的區別,傻子也分得清呀。
偏李榮自己硬要往西北去,讓一干人納罕不已的同時,也忍不住讚歎:榮國公果然律己甚嚴呀。
這樣一來,裴家人哭得再悽慘,也沒人可憐他們了,就是原本那些同情裴家的人也忍不住轉過來同情李榮:明明是行俠仗義來著,雖然暴力了些,但出發點是好的呀,結果、結果卻落得這般下場。
嘖嘖,堂堂國公爺,為了不讓聖人為難,不讓人有機會非議宗室胡為,只得悽悽慘慘的去西北‘贖罪’,人家還是新婚呢。
唉,榮國公,真是太可憐了!
可憐?他可憐個溜溜球!
裴家家主吹著鬍子、跳腳怒罵,他兒子才是受害人好伐,他兒子至今生死未卜好伐,為什麼大家都說李榮可憐?
什麼?你說榮國公自請流放三千里?
呸!裴家家主仍暴跳如雷,嚷嚷道,難道你們不知道這位國公爺最喜歡四處遊走?或許,這廝厭煩了京城生活。想去西北那邊體驗下貧寒、動亂的刺激日子呢。
不得不說,裴家家主真相了,可惜京城的大多數人並不這麼想。
當然,不是大家真的忘了李榮喜歡遊歷的愛好,而是在他們想來,就算李榮喜歡旅遊,那也不會選擇西北那等地方。
一時間,與李榮交好的人家紛紛趕往李宅,男的去勸說李榮,女眷們則去安慰王氏。
李榮的好人緣再次得到了體現。這幾日,跑去李宅的人險些將李家的門檻給踏平了。
尤其是那些宗室子弟咋呼得最起勁,李榮此舉。深得他們的心呀。而李令的遭遇,也讓許多過得不如意的李氏宗親心有慼慼焉。
李令雖不得聖人待見,但她好歹還是朝廷認證的縣主呀,是有品級的命婦呀,裴家人就敢如此折辱。這讓李家人怎麼能心平?
李榮做了榜樣,後頭便又不少李氏宗親跟著起鬨,紛紛去挖裴家的‘不法事’。
還別說,那些宗室子弟平日裡看著很紈絝、很沒用,但一旦認真起來,還真查出了些有價值的東東。
比如。裴重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