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誤會而已。考驗子廷和子軒的手段用到晏崎身上,陰差陽錯,晏崎只是因為喜歡習字而已。他其實是個脾性很差的人。
晏崎這次難得的沒有思考老師如何教授學業,而是思考著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要做什麼呢?他從來沒想過。身為晏家一員,自然是晏家需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可是自己能做什麼呢?大哥是嫡長子,也是未來的家主,從小就是神童,長大也是京城裡的風流人物,不僅和旭賢王成為摯友,還是當今皇上的肱骨之臣;二哥風流俊秀,人人交口稱讚;四弟雖是庶子,卻被自己更得別人的注目。
自己從來都是一個小透明,闔府上下沒有人能注視到自己。老太爺看重大哥,太奶奶看重二哥,父親看重大哥,母親只關心妹妹,而自己因為不能見陌生人,就是和熟人相處也會不舒服的這種病讓父母排斥,這樣的廢物有什麼用呢?
一種自我厭棄的情緒充斥內心,晏崎這些天來已經挺直的背有些駝,眼睛也沒那麼清明。
周旭還以為晏崎十分認真的對待這個問題,他相當的高興,卻不知道自己這個學生再一次的陷入的自我厭棄的狀態。
周旭打破寂靜,“很好,對待這個問題你很珍重,思考自己在整個府上處於什麼位置,未來會有哪些對手,這是你今天的作業,明天上課前告訴我。”
周旭以為自己這次教的學生和子廷、子軒一樣會是悟性、品性都不錯的學生,教起來會相當容易。但河洛怎麼會這麼容易就放過周旭。
所以,周旭第一次知道教學居然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
次日,等晏崎把思考一晚的答案告訴周旭的時候,周旭差點出離憤怒。這人是榆木疙瘩嗎?目光一點也不銳利,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看不清楚,更看不清府裡的爭端,潛藏的暗流。
罷了,罷了,人又不能換,想著在射鵰英雄傳上郭靖這樣的榆木也能被雕琢成大俠,基因不錯的晏崎也能被自己雕琢成良材。此時自信滿滿的周旭萬萬想不到在以後教學的歲月裡他時刻壓制自己千萬不要把“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脫口而出。
【河洛,你是故意的吧?】周旭咬牙切齒。
【對呀,你來咬我呀。】
囧得周旭十分想看看天書時不時被沾染上什麼妖氣,為毛可以這麼正經的說這句話。懶得理,周旭手一揮,指著書架說道:“晏崎,你去書架上把一排第三列第二本、第二排第五列第二本、第三排第七列第二本的書抽出來。”
晏崎本來垂首不安的盯著自己腳尖,想著自己這個老師一定會和那些學堂裡的老師們一樣反應,失望,輕視,從此不再理自己。
若是最開始周旭能不理睬自己,讓自己安靜待在一邊他就開心,現在他卻害怕周旭會看不起他,會不理睬他。這種情緒讓他的心起起伏伏,掙扎之中在等待最後的宣判。他連抬起頭看周旭臉上的表情都不敢,只能垂首。期盼宣判來的慢一點,再慢一點。
“什麼,你讓我去挑書?”這一瞬間,晏崎難以置信的抬頭問道。就連尊稱也忘記了。
“把我說的那三本書拿過來。”周旭平平淡淡的說道,停在晏崎的耳朵裡卻比天籟還悅耳,若是有什麼仙器能把這句話給刻下來,聽上無數遍就好了。
周旭不知道自己已然成了晏崎的救贖。
從書架上抽出書來,晏崎難得積極一次的問道:“老師,我怎麼學?”
“你手裡拿著的是《鬼谷子》、《六韜三略》、《尉繚子》,你選一本來學。”
晏崎有些驚呆,老師的記憶力如此之好。他謹慎的對照,這幾本書都是學堂老師大力推崇的,為什麼要挑出一本來學,而不是一起學呢。這個疑問他沒有問出來,想必老師自有他的道理。
最後,晏崎選擇了《尉繚子》,裡面的道理比較合乎他的脾性。
“老師,我選的《尉繚子》。”
“嗯,把那兩本重歸原處。翻開書頁的第五頁、第七頁、第十頁,明天說說你對這些話是怎麼理解的。現在我給你講一點這裡面的道理。”
周旭先是朗聲背出全篇《尉繚子》,然後對前五頁的進行解析。又講了尉繚子和秦始皇的一些故事。一氣呵成,此時日光西斜,周旭才停下來。
“微言大義,你明白了多少,回去好好思考一二。”
晏崎一直處於張大嘴巴的狀態,老師這麼厲害。等以後他受到更多震撼的時候,就會覺得現在所見識的不過是小兒科。
晏崎慢慢琢磨這些道理和故事,他覺得自己受到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