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妊|娠時的脈象,有準確的常態作參考,自然對異常的變|態也就容易推測了。
可惜江春也不是這種“神醫”,以前高氏未孕之前的脈象她沒切過,現在自然是對比不出來的。
王氏自己倒是說過,高氏是酸的辣的都愛往嘴裡送,鐵定是龍鳳胎。
當然也有村裡人信誓旦旦地說高氏肚子尖尖,鐵定是男胎。
而蘇外婆來瞧了幾回,道她面上沒生甚斑,怕是懷的姑娘。
江春:……
無論是哪種說法,高氏皆是喜得眉目舒展,又有江老大和江春偷著補貼她,日子更是舒心不少,頭兩個月瘦下去的肉不消多久又補回來了。
只楊氏卻是不愛聽那些甚“雙胎”“龍鳳胎”的,明明苦等了五年才得來娃兒的人是她,卻被高氏給搶了風頭,心裡憋著一口氣卻是無處訴說。
每日與江二叔吐苦水,二叔起先也倒是耐著性子安慰她,同樣“換湯不換藥”寬慰人的話說到了,無論是說的人,還是聽的人,俱麻木了……想要讓二叔換著花樣地安慰她,也委實是為難他那老實人了。最後,任她如何吐槽半日,也不見江二叔“嗯”“啊”一聲,更將她氣得胸口疼。
在江春看來,其實生男生女的區別已經在不斷縮小了,這時代女子地位不斷在提高,就是生了姑娘照樣能讀書能當門立戶,而且姑娘還比小子更貼心呢,比如她……她很驕傲地想。
當然,同為姑娘,現在的江夏也不差了,頗為懂事,平日家來了既要好好溫習功課,又要給孃老子端茶倒水的。自然,她嘴巴又甜,常給獨自生悶氣的楊氏說話解悶,倒是消散了些她想要一舉得男的焦慮。
另一方面,從王氏、江二叔等人對江夏的態度亦可看出來,其實他們也未因著她是姑娘就不喜她,江二叔那老實人反倒對江夏言聽計從呢。
王氏雖嘴碎了點,雖然時不時會叨叨幾句“孫子”的事,但她也未真的就因媳婦幾年生不出孫子而逼著兒子休妻和離,也未虐|待過江夏,總之江家目前四個孩子她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要敢偷懶饞嘴的,她一樣劈頭蓋臉的罵……有好事自是不必說的。
且不說江家眾人對家中兩名孕婦的各種期待。在學裡,江春的日子按部就班進行著。
自從與胡沁雪感情日漸升溫之後,平素二人課上課後同進同出,每逢休學日,二人也常約了一同往熟藥所去做工,胡沁雪只要家中無事,總是要去玩上半日的。
而江春亦是與家人說過緣由的,只若掛念高氏等人的話就頭一日散學後家去,在家待一晚,第二日又早早地趕到熟藥所上工,眾人皆喜她能尋到這樣輕省錢多的活計,自是萬分贊成的。
只是苦了她單薄的身板,身高倒是“躥躥”冒上去了,卻是沒什麼肉,將近一米四的個頭了仍細手細腳的,若不見著她那閃閃發光、生機勃勃的眼睛,總覺著有些羸弱。
胡沁雪每次家去了總要給她帶些吃吃喝喝的來,各類湯湯水水的滋補起來,氣色倒是愈發好了。
過完九月,她就要滿十歲了,若按農村虛歲的演算法,她也算是個十一二歲的半大姑娘了,有那定親早的人家,都已有未婚夫了。比如姑奶奶家的芳娘,也才十三歲,卻已是定下村長家的大孫子了。
說到這芳娘,江春覺著有些怪異,也不知這時代的古人怎想的,許多人家名字裡總愛帶個“芳”,比如江大玉家的“王芳娘”,以前一同做工的“楊留芳”也就罷了,畢竟是女娃兒。
這九章科夫子“竇丞芳”……以及那正直而又彆扭的“竇元芳”,鋼鐵大直男名字帶個“芳”,總覺著有些違和。大概是帶有對這架空世界裡的千古賢君“趙德芳”的個人崇拜色彩罷,就與後世全國上下千千萬萬的“建國”“建軍”“國慶”“海濤”等一樣的意思,也算是趕上起名潮流了。
她只盼著十月份高氏肚裡的孩子出生,起名可別趕這潮流了。當然想歸想,江家上有爺奶大家長在,中有江老大兩口子撐著,添丁進口起名這事不是她能決定的。
她一邊胡想著,一邊將杏仁放進銅製的研臼裡,兩手抓住藥碾兩頭,用力往下按滾,將臼中剝了硬殼的杏仁碾碎,只有碾碎了藥效才易煎煮出來。中藥材雖然又被叫做“草藥”“本草”,但它與山上野生採集的“草藥”還是有些區別的,其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炮炙”過程。
中藥炮炙,又叫“炮製”“修治”,是指根據用藥目的、製劑要求,運用各種材料對原藥材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不僅能除泥灰、雜質,矯臭,還能使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