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著書院念著書。
不過這個陳姓同窗跟楊學章一樣,都是考了幾次都沒考上秀才的。
同樣的屢試不中,又是同窗,再加上兩人都自我感覺懷才不遇的……所以兩人平時在書院很是談得來,一起也經常去參加些文友會之類的活動。
楊學章這次藉口說是去同窗家住幾天兩人一起研究八股文,其實就是最近鎮上有個文友會要開了。
他和陳姓同窗約好一起去參加,因為楊家在鄉下很是不方便,文友會是在晚上舉辦,所以陳姓同窗邀請他去家裡住。一來方便,二來兩人也可以做個伴。
話說楊學章和陳姓同窗一起去參加文友會——
其實所謂的文友會,也就是一群書生找個地方喝點小酒,談談詩詞歌賦、八股文,聊些理想抱負什麼的。楊學章也不是第一次參加。
但是這次卻不一樣,因為總是些熟面孔中多了個生面孔。那個新來的書生雖說人長得不咋滴,但是衣著甚是華麗,言談舉止也頗為風雅有內涵,思想很有見地,看言談舉止跟他們這些小地方的書生根本不一樣。
不管是聊詩詞歌賦也好,還是八股文也好,都說的很是有見解,引得很多書生都紛紛上前與他相交。當然這其中也包括陳姓同窗和楊學章。
一番互報姓名之後,眾人才知道那位新來的書生姓胡。這位姓胡的書生並不是落雲鎮人,家是淮河縣人,這次來落雲鎮是訪親問友來的,聽聞這裡開了一個文友會,便來參加與眾文友交流一下學問。
認識胡姓書生之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學問,談著談著就談到即將來臨的縣試上面了。
來參加這次文友會的書生大部分都是考了幾次都沒中的,難免心中會覺得氣餒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覺得審試卷的考官沒眼光……
其實更多的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再加上考官沒眼光。個個都說的慷慨激昂,彷彿自己就是千里馬,可惜考官中沒有那個伯樂。
既然是談學問,肯定少不了酒了。眾書生邊喝邊談……
其他書生經常參加這些文友會,酒量都還挺不錯的,但是那個胡書生卻是有些喝醉了。言語漸漸豪放起來,不光做了幾首在眾書生耳裡還算不錯的詩,言語中還透露出幾分此次必會中得秀才的得意神態來。
這群書生的年紀都不大,血氣方剛,難免都會爭強好勝。爭相問著胡姓書生為什麼會如此肯定,因為在他們這些人的眼裡,縣試不光考的是四書五經,還有八股文。
八股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首先就是破題,在不知道考官會出什麼題旨的情況下,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寫的八股文就一定會被取中。
而且考試的時間並不長,完全是考試之前揭示題旨,讓考試的學生自由發揮做出一篇到兩篇八股文。他們這群屢試不中的書生,很多就是敗在了八股文這一場。
胡姓書生本就喝的有些醉了,又被眾書生爭相逼問,先是左言不搭右語,後來是結結巴巴,最後終於不小心露出口風。
原來他家在淮河縣縣衙那裡有些關係,花大價錢給他弄來了這次縣試的題旨。
眾書生譁然。他們其中有些人也是知道科考中有走關係透露試題的,但是沒想到居然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就碰到一個。
胡姓書生不小心漏了口風之後,酒立即就被嚇醒了。趕緊跟眾書生又是說好話又是作揖的,樣子極為狼狽的請求眾書生千萬不要把這件事說出去,說出去他就完了。
眾書生知道真相以後,又是氣憤又是惱怒的,恨死了這群走後門拖關係的人。但是誰叫他們家世不夠,都走不了後門呢。合著他們屢考不中,就是被這些拖了關係的人給擠下來了呀……
但是憤恨之餘,難免動了些小心思。
胡姓書生眼看怎麼哀求都沒有人搭理他,於是只得無奈決定把考題共享出來……
但是有一個前提,前提就是這裡一共十來個書生,每個人都必須給他50兩銀子。因為他所謂的縣衙裡有些關係,也是花了大價錢買出來的。
家裡出了這麼多錢給他買了題旨,就指望他能這次一考即中,給家裡光宗耀祖。免費的分享給大家肯定是不行的。
胡姓書生說了,誰要是給了銀子,他就給誰題旨,要不然就魚死網破,他這次也就不考了,隨他們去說……
☆、37
屋裡安靜極了,大家都沒有開口說話。
現在這個時候說話,那就是個出頭的椽子,絕對不討好,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