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韋太后坐久了,腰有些痠痛,便到榻上歪著歇息。範雪瑤一邊拿著美人捶給她捶腰背,一邊柔聲說道。

“正好不久宮裡就要選進新宮女了,倒不如放出去一些年老的宮女,叫她們有家的,能夠返回原籍,家裡贍養她們個晚年,落個好終老。沒家的,妾出個資,蓋幾間庵堂,買幾畝地,叫她們自耕自織,也算是個結局。如此一來,既能給宮裡更新換代,放出去年歲大且病弱的。補充進新鮮的人兒。說起來,這也算是一件善事呢。”

範雪瑤柔聲詢問:“娘娘覺著如何?”

韋太后不答,反而喃喃念道:“祖師說,欲得長壽先須戒殺。”

範雪瑤接道:“今人壽長,蓋自前世不殺生來也。這些年老的宮女最終都會被送去安樂堂,雖然也是有個終老之處,只是到底比不上在家中,有親人相伴終老來的好。不若就放她們出去了。”

範雪瑤早前尋思了許多說法,最終決定同韋太后這樣說。

韋太后年紀大了,心就會比較軟,而且,會怕死。對什麼人說什麼樣的話。對韋太后,說這種話效果最好。

如果是對許皇后,說這些就沒用了。還不如說這些人年紀大又幹不了什麼活,等於是白養著她們這樣的冷酷無情的話。因為許皇后不在乎那些人的死活。她更重視利益權衡。讓許皇后同情別人,還不如告訴她怎樣利益更大的好。

範雪瑤取出一份名單,遞給韋太后看。

那上面的開頭就是一串數字,宮裡超過四十歲的宮人有多少,五十的有多少,六十的有多少。這些人的月俸,月料一共需要多少。

下面則是她想要放出宮的老宮女的名字,不僅記錄了她們的出身、籍貫,更重要的是記了這些宮女什麼時候進的宮,在哪裡當過差,因何故被分去洗衣房。這些問題,一目瞭然。

朝廷不放宮女出宮,很大原因是因為擔心宮女出宮後,會把宮廷秘事宣洩出去,損傷到朝廷的顏面。所以她這單子上的,全是些在無關緊要之處做事當差的宮女。太后、皇后以及皇帝跟前做事的,她一個沒寫。

這三個地方不同其他地方。指不定會不會戳到什麼隱秘的事。所以倒不如她一個不提。這些地方的人能不能放,要不要放出宮,太后、皇后和皇帝自然有自己的決斷。

要放的,她不提,也會放出去。不能放的,她提了也沒用。

太后歪在榻上,慢慢翻看著名單,看著看著就愈發感慨範雪瑤的聰慧。

韋太后因病而憔悴、老態畢現的臉龐上,緩緩展開欣慰的笑,道:“難為你有這份心了……老身就允了。”

範雪瑤連忙欣喜跪下,疊聲謝恩。

韋太后叫起她,招手讓範雪瑤坐到自己身邊,一邊看著楚煦在氈子上玩金鈴,一邊和範雪瑤閒談起來,問她是為什麼忽然想請放宮女的。

範雪瑤細細將素娥的姑姑的事徐徐道來。

韋太后聽罷,嘆息一聲。卻沒說什麼。

範雪瑤知道她是有顧忌,誰不知道這些宮女可憐呢。

女子十六七歲出嫁,到了十八九歲,就是老姑娘了,再拖拖,就找不到人家了。出身高貴的女子,到了二十出頭,家裡人請恩,還能接出去嫁人。因為在宮裡待過,懂規矩,有手段,所以世人還很願意娶她們。但是平民出身的宮女就沒這麼好運了。

她們除了個別絕無僅有的,深受主子愛重,能勞動主子向上邊求個恩旨,放出宮。這還要看皇帝皇后他們仁不仁厚。絕大多數都是老死宮中,死了還沒有墳地,只能一把火燒了,骨灰填進井裡。死無所葬,更無所祭。

但是這話卻不能說出口的,尤其是她們這宮妃身份的,因為古往今來,宮廷的做法都是這樣。她們說了,就是對祖先禮法的不敬,不滿。她們能同情這些宮女,卻不能指責皇室的做法半句。

範雪瑤見韋太后情緒有些低落,便悄然將話題帶到楚煦身上,說他做出來的好笑的事,逗的韋太后笑聲不止。韋太后雖然喜歡孫子,但是畢竟她是太后,見多識廣,而且宮裡規矩重,這份喜歡是有限的。她現在這樣喜愛楚煦,天天嘴上念著,心裡惦記著,得了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送來,和範雪瑤的刻意培養脫不了關係。

範雪瑤不厭其煩地來請安,只要楚煦身體無恙,都一起帶來,陪著太后湊趣說笑,即便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兒也不嫌無趣。在她剛感到有些疲乏的時候就告辭,從不拖拉叫她真累著。這種貼心,孝順,韋太后要是喜愛她們不起來,倒說得上是冷酷無情了。

而且楚煦還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