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部分

來,便譏諷道:“三嫂,韋娘子可一直是你房裡的人,你捨得?這種大方話,送人情,我瞧著侄女兒可是明白人,沒法收。”

李氏如今瞧韋氏便不順眼,若不是顧忌田莊需要韋大郎打理,早就在周騰前天發火時遣了韋氏,此時不甘示弱地道:“有甚麼捨得捨不得的?這麼大家業,都分了,不過是一個下人而已。哪像某些人,得了這麼一大處房子,卻連親侄兒侄女的住處也無……”

文箐可不想她們再在自己面前吵起來,忙拉架道:“其實,我們姐弟同小姑姑還有方太姨娘一起住東廂,四間屋還有裡外間,正好,東間跨院改做廚房,與廳堂,倒也是廳與臥房分隔開來,甚是好。就是廚娘一事,小月與嘉禾會做些飯,關娘子亦會做幾個菜,也不用另請廚娘了。不是還有半年麼,小月與嘉禾多到廚房學著點兒,我……”

她說這些話出來,鄧氏先覺得她是幫了自己,免不得趾高氣揚,李氏卻是很恨地看著文箐,心想自己白替她爭取了,待聽到後半截,見她真不向自己討要下人了,便也不管了。道了句:“隨你,三嬸一心為你好,你不領情,也懶得管你了。”

這事兒似乎就是這麼定了。可是偏偏鄧氏察看完手裡的各項清單後,道:“三嫂,我聽人道,你與長房弟妹說,北京的那處房子你要賣予她?”

前年,周復將北京的產業大多悉數變賣,換成了現鈔,只餘得一處房子沒賣,當時本來是準備留給周鴻的,誰曉得周鴻夫婦皆去世呢。於是分家時,這房子當時就成了爭議。周敘說既是你們父親留給你們二哥的,自然落到文簡名下。可是文簡這麼年幼,是不可能到北京去住的,加之又得了龐氏的那套舊屋,李氏與周騰不樂意,鄧氏也不希望文箐姐弟德兩處房子。

若是周同腳沒受傷,肯定會分到周同名下,因為到時他要去北京赴考,只如今這事是沒戲了。於是這房子,對於在蘇州的李氏與鄧氏,都覺得賣了的好。分家時,已成三叔四叔的一致意見,她有些捨不得,卻做不得主,反對不得。沒想到,今日鄧氏也不知聽到什麼別的風聲,再次提起這事來。

李氏一聽這話,立馬就團起一身刺來,防備地道:“你這是甚麼意思?你如今得了這麼大一套房子,還不滿意?北京那宅子你還要打甚麼主意?真正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文箐一想到,那宅子賣給周正,可是先前周夫人還讓郭醫士借住呢。這事在自己面前提出來,她也忍不住問道:“宅子賣給家裡人,不是也放些心麼?這是好事啊。”

周騰是想賣給自家人,問題是自家人要不起。

此事說來,不過是周正手上沒錢,給不起價錢;而周敘不想讓兒子們在北京多置產業,一個是他根本沒有經營意識,在他看來,讀書人就當不看重這些錢物。另外一則原因是他自己一旦日後致仕,還是要返回蘇州的。此時在北京置下產業來,只會讓其他同僚見得自家有錢,翰林院裡大多清貴,那些御史們就不可避免地將這些會瞧在眼裡……現在住在當年永樂帝賞賜的宅子裡,是一項殊榮,一旦自己買下了幾處宅子,則意味著要遷出現有的宅院。

文箐聽了,便問一句:“那宅子現下到底值多少錢?”這是分加以來,她第一次提問,而且是問宅子的價值,鄧氏與李氏都免不得瞪大眼睛盯著她。她們二人還在爭執不下,難道文箐也要插手?

李氏盯著文箐,見她好似十分無辜的表情,便冷冷到了句:“一百五十畝地換著那套宅子。”那宅子說起來,是三進的,也算是很大了。摺合起來,五六萬貫絕不多。

文箐有點兒動心,不過她不想表現得這麼急切,且想想,有甚麼法子再說。於是,起身道了句:“今日走了路多,腳痛,要回屋。

此時外面快要天黑了,前院好似都已飄起飯香,元宵夜,要隆重,廚房裡不時有人往廳上提食盒,馬上要開飯了,然後放焰火了。

在出門的那一刻,文箐仔細地瞧一下門上的鎖,好似有些年頭了,不像新換的鎖。接著,她好似突然想起一件事來,便道:“說起宅子一事,方才周大管家來了,二位嬸子在忙,碰巧見到了我,同我說了兩句話,好似他來,也是有一些事要找三叔四叔,道是有筆錢,早年放債外面,沒收回來。”

周大管家突然來周家,只待李氏一出門,自己不說,她亦會馬上從門房處曉得此事,文箐可不想因此被李氏懷疑,故而先下手為強。

她一提有欠債沒收回來,李氏與鄧氏都兩眼放光,都忘了問她為何現下突然提起來了。李氏一想到這筆債差點兒要被放過,便有些氣憤地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