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府時也未收到老太爺丁點兒阻攔,並且對其要去黑騎衛一事也並不反對,只叫他給徐璟帶了封信,並請徐璟在近幾個月路過燕州時務必抽空來鄭家一敘。
鄭澤瑞只以為祖父還是不放心,定要請毅郡王多照看他,遂應承了帶著信跨馬而去。
☆、第102章
四月末,皇帝的御駕渡過遼水;派出兩路先鋒分別從東西兩面進攻平鑲;而同一時間的大周國內;卻是盜賊蜂起;便連燕州城也有幾家富戶遭劫;一時間各家開始暗中蓄養私衛。
進了盛夏六月,烈日高照;整一個月沒有降雨,七月暑氣更甚,北方各地大旱,竟迅速流行起疫病來;鬧得人心惶惶。
鄭府裡每日都要燻三、四遍的艾蒿和松枝;鄧家又給送了大批的藥材,取九種辛香類研磨成細末,府裡不論主子、下人皆佩戴香囊,端的是滿院“香風習習”。
如此重視小心之下,鄭家裡倒真平安無事,只王氏尋常不準人出門,染了疫病的百姓雖都被集中在城西一處,但仍舊不時有人跑進城來。
到了七月下旬,疫情終於漸漸有所控制,鄭家上下剛鬆了口氣,誰知卻得了崔家的報,——鄭明珠竟染了疫病。
王氏一聽立即上了火,趕緊打發人去問詢詳情,結果人回來說連鄭明珠的面都沒見上,因著得的是時疫,未免傳染,現隔離開了,除了大夫外,旁人暫不叫近瞧。
“這甚麼屁話!”王氏又急又怒:“孃家人是哪門子旁人!焦嫫嫫,收拾收拾,我必得親自去瞧瞧!”
焦嫫嫫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一面應了一面忙讓人去稟鄭佑誠,鄭佑誠也正與鄧環娘商量此事。
鄧環娘月前傷了腳,不能行走,但她顧及明玥不想叫明玥出門,便要自己跟著鄭佑誠去崔家,鄭佑誠看看她動一動尚且費勁的腳,皺眉道:“還是叫明玥替你去吧,明珠的病從急,到時還顧不過來你呢。”
鄧環娘張了張嘴,明玥已在一邊說:“爹爹說的是,娘就莫動了,我與爹爹即刻動身,眼下燕州的疫情已好了些,大姐姐也定會沒事的。”
鄧環娘聞言也說不得甚麼了,只好讓人給他們略作收拾,一時又問:“要不要打咱們這帶了大夫過去?”
鄭佑誠道:“帶便帶了,只是不知哪位大夫肯去,稍後路上再瞧吧。”
鄧環娘點點頭,若原來的郎大夫在倒好,既是個姑娘家醫術又精,去了也方便,可人家幾年前不知是定了親事還是怎的,已不在燕州了,如今換的兩個大夫鄧環娘都不大滿意,遂也只道:“左右到了清河崔家甚麼樣兒的大夫請不著,去瞧了且再看吧。”
片刻收拾妥當,正也聽了“老太太要親自去”的回稟,遂趕緊到松菊堂勸說。
王氏執意,鄭佑誠勸了好半晌才將她勸住,最後帶了焦嫫嫫同去,王氏又叫將一直與她瞧病的胡老大夫請去,這才罷了。
一路上馬不停蹄,當日下午匆匆趕到了清河。
“親家老爺,我對你不住啊!”崔老爺一見面便垮著一張臉要哭似的對鄭佑誠道。
算著日子,崔家三年的孝期剛過兩年大樣兒,崔老爺也是才從茅草屋搬回府裡,大約是還沒緩過勁兒來,一副憔悴模樣。
崔夫人也在一旁抹淚說:“我的好孩兒,前陣子還好好的,不過出府去鋪子上轉了一圈,回來竟就染了疫病,可真真心疼死人了!”
鄭佑誠皺著眉,也顧不上先敘話,只道:“親家老爺、夫人先莫傷懷,叫我先見過明珠方是,雖是疫病,但幸而如今已配出方子來,燕州百姓的疫情已然得緩,咱們這裡好幾個大夫瞧著,明珠也定會無礙的。”
崔夫人擦了眼淚,點頭應著,鄭佑誠看了一圈沒看到崔煜的影子,剛要問,崔夫人道:“煜兒在後院陪著呢。”
鄭佑誠倒怔了怔,轉而嘆道:“難為煜哥兒了。”
幾人出了崔夫人的正院,往西北行了大半晌,繞過一片人工湖和幾座假山,進了排排垂柳遮擋著的小獨院。
院門處靜謐,崔老爺並沒有跟著過來,崔夫人帶著鄭佑誠和明玥,剛踏進來便有丫鬟呈了用汁藥浸泡過的帕子來,院裡也全是藥香味,明玥四下四下看了看,伺候的丫鬟也不少,有鄭明珠打鄭家帶來的,也有崔家的,都各做各事,沒顯得著慌。
到了廊下便聽屋裡傳來低低的說話聲,“夫人,藥好了,再涼喝下去就該傷胃了。”
屋裡大約是嘆了一聲,然後是崔煜的聲音:“你先退下去吧,我來。”
鄭佑誠心裡一陣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