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大小形狀剪下來,上下都裹了布,便用針穿了線,一針一針的訂好,這大概就是老人們常說的納鞋底了。而這些布料,並不需要從完整的布匹上剪,只不過拿著做床單衣服之後的邊角料來使用就行了。如此,便省了去單獨買鞋的錢。

這做門,找木匠,給工錢,買鎖,還要給工人做飯,這前前後後得預計幾百錢,買裝蘆薈膏的東西,需要預支一些錢。

而家裡現在那灶不能用,鍋也沒有,油鹽米麵肉都需要,不想再整天去吃那個清水野菜,這些東西都必須買。

吃了飯,秦墨帶了香香,去就近的市場,幸好古代的錢還值錢,一個饅頭只要兩文,兩碗陽春麵花去了五文,就這麼著,減去買布的錢,這一吊錢也用了一半。

衣食住行。衣有了,然後就是食。

用了一個時辰去鑄了一口大鐵鍋,家裡的小罐子煮什麼都不方便,還是必須要一口大鐵鍋,花了幾百錢,秦墨知道,古代的金屬東西都比較稀缺,所以值錢。

想著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吃食,又拉著香香,去市場上買了幾十斤白麵,幾鬥斤米,也買了幾斤好肉,油,鹽,小菜想要買的都買了,又買了並在市場上選下一個大揹簍,將這些東西都裝在裡面。

採集的差不多,花來花去,秦墨還以為一定會用很多錢。

只是古代的肉糧並不如想象的貴,豬肉才二十錢一斤,幾十斤米也不過百錢,秦墨也有點訝異。

這七兩銀子用到現在,卻還剩四兩多。

香香從來沒有吃過肉,自然不知道肉的滋味。而這次買了肉,就是要給她讓她嚐嚐肉味。

為了回家不會太餓,秦墨又包了幾個饅頭,所有的一切,就都裝在大揹簍裡。

終於,想了這麼多天的東西,買下來了。

可是,秦墨突然想到這麼遠的路,現在怎麼將這些東西帶回去,這將近一百斤的東西,她一個七歲的孩子是肯定背不動的。

而且如此遠的路,論誰帶回去也是難事兒。

最後秦墨想到了,並且找了一位趕了騾子拉了車來城裡的大爺,給了幾十文錢,讓他幫忙將把自己送到村口。

太陽已經偏西,而這大爺也熱心,知道秦墨年小體弱,很利索將騾子車趕過來,上車的時候,見秦墨搬動幾十斤東西吃力,還幫忙搭手。

最後,買的東西都搭上了騾子車,夕陽的涼風吹著,秦墨將臨走時買的幾個路上吃的白麵饅頭,又分給大爺一個,算是答謝這老大爺。

然後三個人,邊吃著白饃邊坐在木板車上,涼風悠悠,邊吃邊說笑,熱熱鬧鬧的,老大爺一手揚著趕騾子的馬車,高興起來了也吼起嗓子唱那麼兩嗓子。

騾馬車慢悠悠的碾過那細沙黃泥的河邊馬路,想到今天—其實下午買饅頭回來時秦墨眼尖的看見有一位老奶奶在攤位上買紅頭繩,還花了兩文錢給香香扯了一根打的紅亮亮的頭繩。

☆、第二十五章 興家(一)

騾子拉車慢,秦墨等幾個人在木板車上慢悠慢悠的坐著,天都全黑了,才到達秦墨住的村口。

其實這老頭村莊與秦墨居住的赤水村隔了幾個村莊,這一帶的村落都很窮,而赤水村距離縣城路雖不是最遠,但是這村子裡沒有河流經過,沒有水,生存和灌溉都成問題,所以農民度日過的特別艱難,艱難的程度在這一帶遠近聞名。

而老大爺住的元河村就比赤水村離縣城更近,而大概因為收了秦墨幾十錢的關係,幾十錢對普通的農民來說,都算一筆小錢了,所以格外發善心,耗費了自己的時間將秦墨送到村口,後卻因為知道秦墨住赤水村而吃了一驚。

赤水村這個窮地方,哪裡還有人能買的起這些東西啊。

隔著幾個村,鄉戶裡也會得知臨近幾村的狀況,那個村出了什麼些新鮮事兒,那個村又有哪個人家裡富足些,這些遠近都有耳聞。

而秦墨並不願告訴老大爺太多,只說家裡用匠人,所以父母拿了錢來自己跟妹妹出來買吃食回來。

這麼一解釋,老大爺才釋懷。也知道老大爺是隔了幾個村的,對赤水村沒有很熟悉,所以秦墨也不告訴他自己是哪一家哪一戶,免得惹些不必要的麻煩上身。

騾子車拉到村口,大爺就不送了,天已經黑了,不管是趕集的,去城裡的,還是田地種莊稼,大多七七八八的回屋了。

之前下了兩天雨,而今天這一天的太陽曬的路面半乾,進村只有小路,秦墨本來也沒打算讓大爺再送了。

就將所有的東西都從車上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