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兒在邊關一切安好,接來信得知曾外祖母過世,外祖母傷痛抱病,兒十分心痛,更擔心您的身子……”
程無憂不知道,當他這封信輾轉三個月,從遙遠的西北送到江南時,才終於治好了寧芳多年的心病。
幾乎可以說,是救了她一命。
程嶽親捧了藥喂她,“收了信,就哭成個傻子似的。記得從前三個孩子才滿月,你就說,大郎有些倔強,恐怕要先生多些耐心。你自己卻把這些事擱心裡作甚麼?前些天病得跟個鬼似的,水米不進的,幾乎沒把我嚇死。”
寧芳愧疚道,“對不起,讓你擔心了。”
程嶽道,“光說不練假把式,這可是你時常說的話。好好趁著這個機會,把你的身子調養好。我還等著你,跟我一起長命百歲呢!”
寧芳把信貼在胸口,笑出淚光,“好,一言為定。”
她的三個孩兒,本都是極好的。
忽地丫鬟來報,“回王妃,四姑奶奶,五姑奶奶才都趕回來了,由大姑奶奶陪著,在勸太太吃藥呢。還叫王妃您好生歇著,彆著急過去。四姑奶奶還說,要是太太再不好,她就不回婆家了,也不許五姑奶奶回去,就由夫家全休了得了!”
寧芳怒道,“都老大不小了,這話也是能混說的?”
丫鬟笑道,“王妃別生氣,還真有效。當下太太就急得不行,也肯吃東西了。”
程嶽道,“這就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你那樣懷柔是不行的,還得是四妹回來,下劑猛藥,眼看岳母大人都精神了。”
“你這俏皮話怎麼越來越多了?”
“那不都是跟你學的麼?”
寧芳氣笑了,可多年心結,卻散開了。再看看長子的來信,又貼在胸口,暖暖的笑了。
老天待她,果然也還是不薄的。
第589章番外2風箏誤
京城二百里外的榆縣方家,共有姐妹七個。五娘原是閨中姐妹裡最不出挑的一個,卻偏偏嫁得最好。
倒不是她爹官有多大,而是人家運氣好,不挑不揀。
當初說親的時候,人人都說苗家家世雖好,可惜二子是個紈絝。且要遠嫁京城,孃家只怕輕易護不得,於是幾個姐妹都不樂意了。
只有五娘不忍見爹孃為難,答應嫁了。
誰知嫁後發現丈夫並不是旁人說的那般不堪,生得既好,也肯上進。年紀輕輕,就在工部當了從七品的實權主事。
雖說是靠著家族長輩才謀到的差使,但不也是他自己爭氣,才提拔起來的麼?
嫁去七八年,五娘也生兒育女的,眼看就把這少夫人的位置坐得牢牢。
所以方五娘一直相信,老天疼憨人。於是她在婆家更加不爭不搶,凡事都肯退讓,替別人多想一步,倒是上上下下相處得格外和睦。
這日眼見開春,天氣正好,她便帶了下人收拾屋子,卻無意中從丈夫的書房裡,翻出一隻舊風箏。
風箏倒是平平無凡,最簡單方正的模樣,但風箏背上的字畫,倒是頗有些意思。
右邊那字,她一眼就能認出來,是丈夫苗天麟的。
歪歪扭扭,題著他自己的大名呢,一看就是小時候寫的。
但右邊那副小畫,卻是很有些功底。雖只簡單畫了幾枝浮萍,兩尾游魚,卻靈動之極。就連方五娘這不怎麼懂書畫之人,瞧著都覺極為有趣。
正瞧得入神,打小服侍丈夫的通房丫鬟,侍妾菊香,抱著她親生女進來了。瞧見她在看這風箏,卻是一愣。
倒是她的女兒,剛一歲多的三姐兒看到,咿咿呀呀的伸手想要。
菊香忙拉著女兒小手,不許她碰,又跟方五娘殷勤道,“奶奶快些收起來吧,若要二爺回來看到,會不高興的。”
方五娘奇道,“為什麼不高興?這風箏瞧著也沒有多金貴啊?”
菊香支支吾吾道,“奶奶別問了。奴婢怎敢害你?對了,小姑奶奶回來了,您過去瞧瞧吧。”
方五娘心中雖存著疑惑,到底收起風箏,略添了兩件釵環,才去婆婆屋裡見小姑子了。
自大嫂隨大哥到外地赴任,她這二媳婦就再也快活不得。得擔起許多家事不說,人情往來也是推脫不得的。
且這小姑子乃是公婆的小女兒,從前在家極是嬌寵。大了又託婆婆和英王府謝二夫人交好的福,給小姑子說了門很不錯的親事。每次回來都插金戴玉的,她要不收拾收拾,還真不好意思見她。今兒還沒進婆